【情绪管理】高情商,就是打造和谐人脉

之前我们介绍了情商的五种能力:了解自身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

从今天起,我们来聊情商的综合运用。今天的主题是,只有情商高,才能打造和谐人脉关系。

人生就是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无论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还是职场关系,任何一个环节稍有处理不当,你就会陷入“互害”模式,你难免质疑自己:为何总是事与愿违?

1理解是关系之基

相信你一定遭遇过这样的困扰:

——明明非常爱他,不时憧憬着与他共度此生的美好将来,可总是难免吵架,没完没了地陷入哭闹、指责,弄得两个人身心疲惫。

——曾经深爱的两个人,带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信念走进婚姻殿堂,如今却在柴米油盐之中因为鸡毛蒜皮闹得不可开交。

——母亲稍一唠叨,你就心生怒火,极尽所能反驳回去。虽然过后难免懊悔,可是每次都控制不住自己,一再犯下不该犯的错。

——你心里其实喜欢某个下属,却总是对她严苛以待。你的本意是希望她在工作中尽快成熟起来,但你的苦心未能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她,反而使她产生抗拒心理,于是进入争论和非议的恶性循环。

总之,你没有珍视重要的人、伤害了不想伤害的人,并且因此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你的内心,存在一种执念:“你为什么就不能理解我呢?”于是,你争吵,拼命地向对方强调“为什么就不理解我?”;你反驳,其实是变相地质问“为什么就不能理解我的想法和做法!”;你对丈夫说“你总是这样!为什么就不能打个电话?”,其实是表达愤怒:“为什么体会不到我的愁苦、悲伤和担心?”

希望别人理解自己是一种期盼,想要与人互相理解是一种美好愿望。正因为渴望理解,才会互相伤害。

2为何相互理解如此之难

希望被人理解,却难以得偿所愿,这是为什么?

个中缘由说来简单,简单到你不肯相信:因为他人不是你。

我有一位朋友,他说他妻子是个“女汉子”,不懂浪漫、不爱撒娇,她身上女性的娇柔似乎“落在娘家”了。

有一天,他忍不住问道:“你怎么就不能对我撒撒娇呢?”没想到妻子一脸吃惊:“我一直都在撒娇呀!”

妻子觉得,她不出去工作,每天在家里待着,就是最大的恃宠而娇。

朋友大为震惊。他认为的“撒娇”,与妻子对“撒娇”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他希望妻子娇声娇气地央求:“带人家出去吃饭嘛!”“老公,我想要那个!”而妻子觉得“随心所欲”、“放松安逸”就是撒娇。

因为对“撒娇”行为的理解偏差,老公一直心存不满,忍不住抱怨妻子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

人们不能相互理解,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误解和理解偏差。

所以,当你抱怨别人不理解你时,应该静下心来告诉自己:“冷静,冷静!或许不是别人不理解我,只是彼此的看法不同而已。”

你必须深刻地领会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他人不是你。

3你的想法 ≠ 别人的想法

正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的想法就不可能等同于别人的看法。

比如说,你向妻子发出邀请:“我们出去搓一顿吧!”妻子回应说:“就在家吃吧,随便点。”

这时候,你可能会在心里埋怨:她怎么这么不识趣,无情地拒绝我的一番好意?难道她不想和我一起出现在公众面前?她是不是已经不爱我了?

也就是说,当妻子没有做出你期待的行为时,你往往拼命地在自己身上、在对方身上找原因,而没有意识到这是彼此的理解存在误解和偏差。

其实,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朋友之间发生矛盾,吵闹、争论和指责,很多时候都是纯粹的误解和理解偏差。

所以,当你心怀不满时,不要强行从自身、从对方探究原因,试着告诉自己:“或许这只是一场误会,只是看法有所不同。”

4不要“猜心”,凡事说出来

因为别人不是你,因为价值观、认知和对事物的理解不同,所以别人理解你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千万不要玩“猜心术”,凡事都要大胆说出来。

在日常生活中,“不言自明”是罕见的,“拈花微笑”的心灵相通是不可能的,你要是自以为是地相信“我不说她也会明白”,只能让现实的耳光打得鼻青脸肿。

无论是你最亲近的人,还是重要的人、尊敬的人,每个人的考虑、想法、观点都是完全不同的,既然思想因人而异,你不明确说出自己的想法就难以得到对方的理解和认可。

所以,“不开尊口”是绝对行不通的。

例如:

  • 你与恋人相处日久,话语越来越少,因为你们“心灵相通”、“待在一起很安心”,所以你们的“亲密程度已经不需要没话找话说了”。

  • 你对下属严格要求,是因为你“对她抱有很高的期待”。

  • 你不厌其烦地教儿子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是因为“他是你心中最在乎的人,你不想等他长大了遭遇苦难”。

总之,你的一切行为都是源于对他/她的爱,初衷都是为他/她好。

可是很多时候,隐藏在你这些言行举止背后的真心和爱意并没有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对方,对方或许认为你的“沉默不语”代表着“不爱她”,你的“严格要求”意味着“刁难”,你的“各种提醒”是对他们的“不信任”。对方并没有体会到你的好心、没有感受到你的爱意,反而觉得你是个“坏人”。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凡事都要说出来”。

当然,有时候也存在这种情况:不管你多么为对方好、多么爱对方,可他/她就是认为你做得不对。这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世上并不存在“我是为你好,所以你必须接受”的道理。

5表达很重要,正确表达更关键

把话说出来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方就能理解你的意思。听了你说的话,有的人不会在意,有的人可能觉得“你说话真难听!”“这人太不会说话了!”

因为你措辞不当。

比如,妻子过生日,你忘记了。妻子抱怨道:“你怎么连我的生日都忘了?”

或者:妻子过生日,你没忘记。妻子赞扬道:“起码你还记得我的生日呀。”

这两句话都不好听,妻子的愤恨、委屈很难得到丈夫的理解。

其实,妻子的本意并不是质问你,而是想传递一种感受:你连我的生日都记不住,说明你心里没有我,我很伤心。

如果妻子直接将自己的感受讲出来,你的反应可能是:

  • 马上安慰道:“哪有,你在我心里是最重要的!”

  • 早就准备好惊喜:“我打算周末好好为你庆生呢!”

  • 脱口而出说:“啊,怎么是今天生日?不是明天吗?”

第三种反应可能是“死罪”,妻子会尖叫:“什么?连日子都也能记错?连我的生日都记不住,有啥好说的,你根本不爱我!”

但即使是“死罪”,你也有机会“转弯”。记错日子不等于不爱,牢记在心也未必就爱。欺骗女性感情的渣男,记得住生日、送得出惊喜,满嘴甜言蜜语把你哄得团团转,可是他心中有爱吗?你心中充满了爱意,可是自己工作实在太过忙碌,忘记或搞混妻子生日是可以理解的。

妻子觉得生日很重要,把对待生日的想法强加于你,才会产生说话不中听的感觉。“你怎么连我的生日都忘了?”这句话带有浓浓的“本不该忘记”的谴责之意,所以才会让你听了不舒服。

她表达情绪没有错,但她没有正确地表达情绪。

所谓正确地表达情绪,就是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对方。如果妻子没有说“你怎么连我的生日都忘了”,而是“你忘记了我的生日,我很伤心”;如果她说的不是“至少你还记得我的生日”,而是“你记得我的生日,我太高兴了”——那么她传达出来的感情多么迥然不同。

也就是说,妻子的表达不单单是生日的事,而是情绪和感受的传达,这样才能促使你的共感和反思。

你对比一下下面的说法:

  • “必须按我说的做!”

    “你没按我说的去做,我觉得很遗憾。”

  • “为什么你就不听妈妈的话呢?!”

    “你不听妈妈的话,妈妈心里很不安。”

  • “为什么不遵守约定?”

    “你没有遵守约定,我很难过。”

因此,当你与最在乎的人发生矛盾或争吵时,最好冷静下来回忆一下自己说过的话,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 “措辞不当”,再认真思考一下,是否正确地将自己的感受传达给了对方。

6看清内心真实的想法

你为什么会措辞不当?因为你没有看清内心的真实想法。

既然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你自己都说不清楚“到底希望别人对你的哪种心情感同身受”,你又怎能要求别人的所作所为如你所愿呢?因此,别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说出的话、做出的回应,很有可能就不是你想听到的、想得到的。

我朋友有一个女儿,上小学三年级。冬天的早晨,上学时间快到了,小姑娘磨磨蹭蹭不肯起床。

爸爸问她:“是不是不想上学?”

她说:“冻死了!冻死了!”

“身体不舒服吗?”

“冻死了!冻死了!”

不管爸爸问什么,女孩都会回答“冻死了!冻死了!” 爸爸就有点焦躁了:“你到底想要怎么样?”

小姑娘还是回答:“冻死了!冻死了!”

这位爸爸冷静下来,在心里揣测:“这丫头到底想要干什么?是不是有什么话不好意思说出口,想用任性的小行为达到目的?或许小姑娘只是在撒娇?”

于是他伸开双臂说道:“来,宝贝,爸爸抱抱!”

听了爸爸的话,小姑娘朝爸爸怀里扑过来。爸爸紧紧抱住她,宠溺地说道:“哎呀呀,你这个小可爱啊!”

没想到,小姑娘又娇声娇气地嚷嚷起来:“冻死了!冻死了!”

小姑娘心情舒畅了,露出甜美的笑容。她自己主动换了衣服、吃了早餐,像平常一样出门上学去了。

如果小姑娘直接说:“我要抱抱!”可能就不会有那些小别扭了,但她没有意识到,自己心里真正想的是“让爸爸抱抱”。这样的想法对小学三年级的小姑娘有点难为情,所以连她自己也没能及时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你必须认识到:不只是小朋友不了解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有看不清自己内心的时候。

比如,你对某项工作产生“难以做到”、“太难了”等抵触心理,其实可能只是因为“害怕失败”。不过就像小丫头羞于启齿“让爸爸抱抱”而没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想法一样,你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心里真正想的是“害怕失败”。

又比如,妻子埋怨你:“你就不能帮我做点家务吗?”这句埋怨的背后隐含着妻子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想让你再宠爱她一点。只不过是妻子没有意识到自己心里真正想要更多宠爱,茫然间借用了要求分担家务这种具象化的外在语言,来释放内心的情绪。

所以,当你与最在乎的人有意无意间总是在互相伤害、并为之苦恼时,请认真思考一下,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是否“觉得羞耻而未能意识到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人很难认清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有时候虽然意识到了,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心理不愿承认、甚至有意无意地避开,如果是在毫无头绪、情绪不稳的情况下,就更不可能听到自己的心声了。

7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有时候,即使你了然内心的真实想法,却“不好意思”说出来。

比如:在争吵时,你冲口说出:“为什么就不理解我呢?”妻子说:“那你说吧,要我怎么理解你、理解你什么?”你可能忽然不想再交流下去了,哪怕你心里很清楚,你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害怕失败”。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你内心的真实想法太“怂”、太没气势、太让人难为情,你说不出口。

一旦你说出来,就意味着你在争论中败下阵来,就等于你在向对方示弱,就这是一种超难为情的“主动认输”。

比如:

  • 你与上司发生冲突,说出“为什么就不理解我”时,实际上你是期待他“理解我的做法和策划”,也就是“希望能够得到上司的认可”。

  • 当你与恋人发生争吵,要求他“好好考虑一下两个人的将来”时,你的想法是“如果你把我放在心上,自然就会认真考虑我们的未来”,也就是背后隐藏着“请你多爱我一点”的真实心声。

  • 你对妻子说“不要再喋喋不休地说孩子的事情了”,其实是在向妻子传达“我这么疲累,你不要不顾我的感受,自顾自聒噪个没完没了”的情绪,也就是“希望她能体贴你,温柔以待”。

要将隐藏在这些情绪背后的“内心真实想法”和盘托出,真是让人难以启齿,因为“说出来就输了”。

因为不想说出来、因为感觉羞于启口,你最后就止步于:

  • “大家一般都是这么做的吧”——常识论。

  • “上司理应倾听下属意见”——应该论。

  • “交往一年了,考虑考虑将来不是正常的吗?”——一般论。

  • “我一个大男人,怎么能因孩子学校的琐事而牢骚个没完?”——不可能论。

在“说出来就输了”的思想支配下,你越不想吐露心声越说不出口,内心的真实想法慢慢就被彻底地压在了“常识论”、“应该论”、“一般论”、“不可能论”之下。

所以你要战胜那些“不好意思”,别让它害了你。

【情绪管理】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提升你的社交智力

你已经知道,情商包含五项能力:

  1. 了解自身情绪

  2. 管理情绪

  3. 自我激励

  4. 识别他人情绪

  5. 处理人际关系

今天来聊情商的第5项能力:处理人际关系。

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逐渐学会的。在两岁左右,幼儿的自控力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自控是减轻愤怒与困扰、控制冲动与兴奋的能力的开端——才有可能暂时性控制自身的情绪。幼儿开始学会静静地等待,用辩论或哄骗方式达到目的,而不是简单地使用暴力。他们不再乱发脾气,变得比较有耐心——至少有时候如此。

调节他人的情绪、处理人际关系,必须以自我管理和同理心两种情绪技巧的成熟为前提,之后人事技巧才会臻于成熟。如果缺乏人事技巧,你就很难有效处理人际关系,也就难以适应社会。高智商群体往往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四处碰壁,常常傲慢无礼、面目可憎或麻木冷漠。

1展示情绪

社交智力的关键,是表达自身感受的能力,懂得在什么时候恰当地表现何种情绪。

在展示情绪方面,文化差异非常明显。中国人比较“能装”,不习惯当着别人展示自己的情绪。

展示情绪的基本类型:

  1. 情绪表达最小化:在权威人物在场时,中国人用毫无表情的脸来掩饰内心的不安,属于这种表达困扰情绪的模式

  2. 放大情绪表达:夸大自身感受的表达,如6岁女孩跑到妈妈面前告状说哥哥捉弄她,她眉头紧蹙,嘴唇颤抖,面部夸张地扭曲,装出悲惨的样子。

  3. 情绪替换:用一种情绪代替另一种情绪的表达,如直接拒绝会被人认为不礼貌,因此你反而给出积极但错误的肯定。

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是否清楚何时做出反应,是情绪智力的重要体现。

你很早就开始学习如何展示情绪,其中一部分来自明确的教导。比如:爷爷虽然出于好心,送你的生日礼物却非常不合时宜。爸妈会教导你不能流露出失望的情绪,而是要微笑着向爷爷道谢。

不过,展示情绪更多地体现为潜移默化的示范:儿童通过观察,学会展示情绪。

情绪表达肯定会对情绪的接收方产生直接的影响。你从小学到的规则类似于:“如果会伤害别人,那么最好把真实的感情隐藏起来,代之以没有那么大伤害的虚情假意。”情绪表达的规则不仅是社交礼仪,也决定了你的自身感受怎样影响他人。得体地运用和遵循情绪表达的规则,能产生最佳的效果,反之就会陷入情绪混乱。

演员是情绪表达的专家,其表现力在观众中能激起强烈的反响。有些人是天生的演员。不过,一般人情绪表达的熟练程度差异很大,因为你学到的情绪展示规则其实是大相径庭的。

2情绪感染

越战初期的某一天,一排美军士兵趴在稻田里,与越南军队展开激战。突然,6个和尚沿着田埂列队走来,面无惧色、坦然自若,径直朝着双方交火的地方走去。他们没有向左看、也没有向右看,只是一直往前走。

很奇怪,居然没人朝他们开枪,任由他们走过田埂。战士们突然之间失去了斗志,不想再打下去了。

6个和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镇定自若的神态感染了激战中的双方战士。这种力量表明了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准则:情绪可以感染别人。

当然,越南和尚的故事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情绪感染大多数时候是非常微妙的,是一种无声无息、无处不在的人际交流。人们彼此传达和接收情绪,心理的暗涌有些是有害的、有些是有益的。情绪交流通常很微妙、难以觉察,人们相互捕捉彼此的感受,如同某种病毒在社会上传播。

在社会交往中,你发出的情绪信号会对周边人产生影响。社交技巧越熟练,你控制情绪信号的能力就越出色,而含蓄是确保流露不安情绪不会影响对方的一种手段。

情绪智力包含管理情绪表达的能力。如果别人喜欢与你相处,你就是“受欢迎”的、“有魅力”的,你的情绪技巧让人感到舒服。如果你能够帮助他人舒缓情绪,你就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别人有强烈情绪需求时就会求助于你。

情绪感染的原理可能是,人们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人的情绪,对他人的面部表情、姿势、声调及其他非言语的情绪形式进行无意识的机械模仿。通过模仿,你将他人的情绪在自己身上进行再创作,就像是演员通过重温过去某种强烈情绪而再次激发这些情绪。

比如,当你看到微笑或生气的面孔时,你的面部肌肉会发生细微的变化,出现相同的情绪——虽然你面部肌肉的变化肉眼通常难以觉察,但通过电子感应器是可以观测到的。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你在模仿别人的表情,事实就是,看到别人表达情绪就会引发你同样的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总是在不停地传递,情绪的同步性决定了你对人际互动感到舒服或者不适。

两个人进行互动交流时,情绪传递从情绪表达更有力的一方传到较为被动的一方。另一方面,有些人特别容易受到感染,他们内心非常敏感,体内的自主神经系统(情绪活跃度的标记)更易受到激发,这使他们的情绪容易受到影响,他们会为煽情的电视广告落泪,而和心情很好的朋友随便聊几句,又会很快高兴起来。由于他们更容易被他人的感受打动,他们会更有同理心。

在人际互动中,如果情绪一致,交谈时双方身体动作就会很协调,一方发表观点、另一方点头,或者双方同时变换坐姿,或者一方向后退、另一方向前倾,或者双方以相同的节奏摇晃旋坐椅。

情绪的同步性有助于情绪的传递和接收。比如,抑郁的女性和男朋友讨论感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时,情侣在非言语层面的同步性越强,抑郁女性的男朋友讨论后的感觉越糟糕,因为他受到女方消极情绪的感染。

简而言之,情绪调和是融洽的精髓,有效人际交流的决定因素是运用情绪同步性的熟练程度。如果你善于与别人的情绪协调一致,或者很容易让别人的情绪跟着自己的情绪走,那么你的人际互动在情绪层面就会顺利得多。有影响力的领导者或演员,能够用这种方式影响数千名观众。

3社交智力

人际智能的组成要素,可以细分为四种能力:

  1. 组织团队:领导者的基本技能,发动和协调群体努力开展工作。

    这种才能常见于导演或制片人、军官以及组织的优秀领导者。在游戏时,具有组织能力的小朋友能够决定玩什么游戏,或者成为团队首领。

  2. 协商解决办法:调停的才能,防止冲突或解决突发危机。

    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擅长谈判、仲裁或调停争端;可以从事外交、仲裁、法律、中介及收购管理等工作。具有这种能力的小朋友可以平息游戏过程中的争端。

  3. 人际联系:同理心和联系的能力。

    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很容易与别人打成一片,容易识别和恰当回应别人的感受和关切,也就是人际关系的艺术。这种人能成为称职的团队合作伙伴、值得信赖的配偶、好朋友或者生意伙伴;在职场上,他们可以成为推销员、经理人或者出色的教师。这种小朋友往往能从别人的面部表情中破译情绪,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4. 社会分析:能够体察和领悟他人的感受、动机和关切。

    了解他人感受的本领,可以使人很容易地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或融洽感。这种人的能力如果得到充分发挥,可以成为很有竞争力的治疗师或辅导员;如果除此之外还拥有文学天赋,他们可以成为天才型小说家或戏剧大师。

人际智能是人际关系的润滑油、非凡魅力的添加剂,也是成为成功人士的基本要素。社交智力出色的人,很容易和别人打交道,善于领会他人的反应和感受,善于领导和组织团队以及解决人际活动中突然爆发的争端。他们是天生的领袖,能把未被言明的群体性情绪准确地表达出来,引导群体向特定目标前进;他们受到大家的欢迎,他们总是能使人保持高昂的情绪,他们会让大家感到心情愉快,并且得到点赞:“和你相处真是太愉快了。”

人际能力建立在其他情绪智力的基础之上。比如,社会形象特别好的人往往善于调节自身的情绪表达,与他人的反应方式非常协调,而且能够持续地改善自己的社会表现,确保得到他们想要的效果。他们就像老练的演员。

如果你不能平衡人际能力与了解自身需要、感受及实现途径之间的关系,人际能力只会导致空洞的社会成功——以牺牲真实的满足感为代价,成为人人欢迎的“交际花”。这种人的私下形象与他试图在公众面前树立的形象完全不同,他这样做是为了赢得大家的爱戴。为了赢得别人的爱慕或好感,“社交变色龙”会按照别人的意愿行事,他们给别人的印象非常棒,但私下几乎没有稳定或满意的亲密关系。

社交变色龙为了获得社会认同,毫不介意说一套做一套。他们处于公共面具与私人现实的分裂状态,其“假想人格”让他们能在接收到外界信号后任意切换伪装。

这种人努力从他人身上寻找蛛丝马迹,在行动之前了解他人对自己的期望,而不是直接地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为了与他人融洽相处、赢得好感,变色龙愿意让自己不喜欢的人也觉得他们很友好。他们运用社交能力,根据不同社会情景的要求塑造自身的行为,因此他们可以在不同的人面前表现出不同的样子,比如从八面玲珑的社交能手转变成保守人士。

相反地,另一种人运用社交润滑剂是为了忠于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保持真我、“对自己忠实”,不管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后果,行动与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感受和价值观都要保持一致。

4如果缺乏社交智力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他非常聪明,受过良好的教育,精通自己的专业,但他似乎连最简单的社交技能都不具备。喝咖啡时,他不知道怎么和别人闲谈;与别人一起消磨时间时,他总是笨嘴拙舌;与女性打交道时,他尤其缺乏社交能力,甚至一句话都不敢说。他真正的问题是害怕别人对他说的话不感兴趣,恐惧感使他越发缺乏社交魅力。他在和别人交往时特别紧张,总是在最尴尬的时刻不合时宜地窃喜或大笑,但别人面对真正有趣的事情时他却不会笑。

研究认为,缺乏起码的社交智力,根源在于童年期没有学会社会交往的基本知识。他没有学会:别人和他说话,直接应答;主动与别人交往,不要总是等待别人;不要简单地用“是”或“不”或其他单字单词语来对话;对别人表示感谢,进门时要礼让;等菜上齐了再开始吃;学会说“谢谢”和“请”;学会分享等等。

缺乏社交智力的人很难遵守社交礼仪,常常让周边人感到不舒服,不仅没有社交的分寸感,而且不善于调节他人的情绪。他们毫无社交魅力、惹人讨厌,似乎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谈话,他们一直滔滔不绝,完全没有意识到对方想说“再见”的暗示。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其他人没有丝毫的兴趣,也无视别人试图转移话题,破坏了正常有效的社会交往,未能掌握社会互动的基本要领。

除了恃强凌弱而遭人唾弃的坏孩子之外,不受欢迎的儿童几乎全都因为缺乏面对面互动的基本技巧。儿童如果不擅长表达,就会让人觉得不聪明、缺乏教养;如果不擅长人际互动,就会被认为很“奇怪”、遭到同伴的嫌弃。

除了被社会孤立,这些儿童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课堂学习环境其实是一个“小社会”,不擅长社交的儿童也不擅长对待老师,他们会误解老师的意思,并做出错误的回应。由此引发的焦虑和困惑,进一步影响学习的有效性。

【情绪管理】同理心:你天生就能理解他人

之前说过,情商包含五项能力:

  1. 了解自身情绪

  2. 管理情绪

  3. 自我激励

  4. 识别他人情绪

  5. 处理人际关系

今天来聊情商的第4项能力:理解他人情绪。

理解他人,必需的基础是同理心。所以本文重点讲同理心。

1什么是同理心

有必要对“同理心”和“同情心”进行区分:同情心是指对他人的遭遇感到同情,但没有体会到和别人一样的感受。同理心源于对他人困扰的身体模仿,你通过模仿引发相同的感受。

社会意识的核心技能是同理心,不用别人诉说,你就能体会到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别人通过语调、面部表情、姿势和其他大量非言语信息,持续向你发送感受信号,但你对这些信号的理解可能大不相同,这就体现出同理心的差异。

简单地说,同理心就是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人类的情绪,用言语表达出来的极少,大部分体现为其他信号。所以,感知他人的感受,关键在于理解非言语信息的能力,如声调、姿势、面部表情等。

同理心敏感度测试表明:

  1. 女性的同理心一般要强于男性。所以在婚姻和爱情生活中,女性往往占主导权。

  2. 同理心与智商、考试成绩关系不大,同理心独立于学业智力。不过,同理心强的人情绪更稳定,因而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成绩更出色。

  3. 言语是理性脑模式,非言语是情绪脑模式。如果你所说出的话语与表现出来的声调、姿势或其他非言语方式不一致,那么真实的情绪在于说话的方式,而不在于说话的内容。非言语信息,如声调里的焦虑、快速动作中的怒气,通常会被对方下意识地接受,并心照不宣地接受和回应。

同理心有三种类型。

  1. 认知同理心:你了解我看待事物的态度,你可以站在我的立场。

  2. 情绪同理心:你与我感同身受,能够体会到我的反应。

  3. 同理心关怀:你如果感觉到我需要帮助,自然就会提供帮助。

显然,你必须感觉到他人的状况和情绪,才会激发内在的同情心。从同理心到同情心的渐进过程是:从完全的自我沉醉(无视他人),到有所关注、开始理解,再到同理心,理解他人的需要和产生同理心关怀,然后到同情,采取行动、帮助解决问题。

2 如果没有同理心

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扰:妻子抱怨你是个“木头人”,不仅对她的感受无动于衷,对自己的感受好像也毫无察觉。她说自己心情不好,你并不会产生同情;她和你说起爱、说起孩子,你觉得无聊,老想改变话题。

高智商人群往往同理心较差,就像美剧《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他和女朋友接吻时都不会顾及她的感受。其实,不清楚自身的感受、对他人的感受一无所知,这是情绪的失聪,也是人生的悲剧。无法接收他人感受并,是情绪智力的重大缺陷,是另一种“残疾”。

同理心的基础是自我意识,你对自身的情绪越开放,就越善于理解情绪。你能够从别人的言语和行动——比如言之凿凿的声调、姿态的变换、别有深意的沉默、泄露秘密的颤抖——中洞察他的情绪、并产生关切和关怀,这一切就起源于同理心。

没有人完全缺乏同理心。如果没有同理心,你就会无视社会道德和规则,变成惨无人道的强奸犯、娈童者以及家庭暴力罪犯。他们缺乏同理心,无法感受到受害者的痛苦,还为自己的犯罪行为辩解开脱。强奸犯的辩解包括“女人其实希望被强奸”、“如果她反抗,她只是在欲迎还拒”;娈童者则说,“我没有伤害儿童,只是为了表达爱”,或者“这只是爱的另一种形式”。

反社会分子则更甚之,他们犯下最残忍、最无情的罪行,却丝毫不会丝毫悔恨之意,也不会受到良心的责备。他们无法感受到任何同理心或同情心,无法进行最浅层次的情绪联系。施虐成狂的连环杀手甚至会从受害者临死前的痛苦中得到极大的快乐。他们还善于撒谎,毫不羞愧地信口开河,并且操控受害者的情绪,极尽讥讽挖苦之能事。一旦被抓住,他们在描述自己的行为时骄傲多于悔恨。

严重虐妻犯经常殴打自己的妻子,用刀或枪威胁她们。他们施暴时并没有被怒火冲昏头脑,而是处于一种冷酷无情、老谋深算的状态。他们心跳放慢而不是加速,生理上变得更加平静,与此同时更加好斗和残忍。他们的施暴是精心策划的恐怖行为,用恐怖的方法迫使妻子就范。他们在婚姻生活之外也表现出暴力,容易卷入纷争,经常与同事和其他家庭成员吵架。他们不像一般的虐妻者在冲动之下对妻子实施暴力的,他们会毫无理由地对妻子实施暴力,一旦他们开始,不管妻子做什么——包括逃跑——都会被视为反抗。

研究表明,以上缺乏同理心的家伙,其冷酷无情的根源是生理缺陷。作为普通人,你并不存在这样的缺陷,你不可能没有同理心。

3同理心从何而来

同理心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几乎从出生起,婴儿一听到别的婴儿哭,就会感到不安而跟着哭。几个月大的宝宝看见别的孩子摔倒,他的眼泪会夺眶而出,好像摔疼的是他自己。一岁左右,婴儿开始意识到不幸发生在他人身上、而不是在自己身上,但他们仍不知如何正确反应。比如,看到别的宝宝手指受伤,他们可能也会把自己的手指放进嘴里,看自己是不是也受伤了。大约两岁半,婴儿意识到他人的痛苦不同于自己的痛苦,能够更好地安慰他人。

之后,幼儿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性开始出现分野,有些孩子感觉敏锐,有些孩子则迟钝一些。研究发现,同理心出现差异,主要与父母如何约束孩子有关,比如父母要求孩子注意错误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困扰,“看看你让她多难受”,而不是“你真淘气”。

研究人员发现,情绪生活最基础的经验是在父母与孩子的亲密时刻建立起来的。亲子互动最关键的时刻,是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情绪会为人所接受、得到回应——也就是待之以同理心。亲子之间无数次和谐一致或不相协的时刻,塑造了孩子成人以后对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情感期望。

在成人的生活中,与母婴之间亲密关系最为接近的也许是做爱。做爱包含感受对方主观状态的体验:共同的欲望,一致的意图,同步转变唤起的相互状态。爱侣之间反应同步一致,心领神会,和谐融洽。做爱的至高境界是情绪的和谐一致,而糟糕的做爱则缺少情绪的交互。

如果童年时生长环境欠佳,比如在孤儿院长大,或辗转于不同的收养家庭,那么孩子的情绪可能长期受到忽略,没有机会与人建立和谐关系,这就会削弱同理心的成长;而强烈、持续的情绪虐待,如残忍的威胁、人格侮辱及尖酸刻薄的言语,会使儿童对他人的情绪会变得极度戒备,他们成年之后会情绪紧张、喜怒无常,甚至变成“边缘型人格障碍”。

4同理心的本质

研究发现,大脑额叶右侧区域受到损伤后,病人出现了离奇的退化,他们完全明白别人的话,但不能根据别人的声调理解情绪的信息,如挖苦的“谢谢”、感激的“谢谢”以及愤怒的“谢谢”对他们来说意思完全一样。他们不能用声调或姿态表达自身的情绪,他们知道自己的感觉,但表达不出来。研究指出,杏仁核及其与视觉皮层的联结区域,是形成同理心的关键脑回路的一部分。

研究人员通过野生猴子实验证明,切断杏仁核–皮层通道后的猴子,能够应付一般的任务,如填饱肚子和爬树等,但它们完全不知道如何对同伴做出情绪回应。别的猴子善意地靠近时,它们也会逃走,最终独自生活,避免与猴群联系。

人类同理心的生理基础与此相似。如果你与妻子的生理水平同步,则同理心准确度很高:妻子不断冒汗时,你也会冒汗;妻子心率下降时,你的心跳也变慢了。你的身体时刻都在模仿妻子微妙的身体反应。相反地,在情绪脑以强烈的反应驱动身体时,比如发火的时候,你很少或不会产生同理心。同理心要求你保持足够的冷静和感受力,以便情绪脑接收他人微妙的情绪信号。

5同理心与道德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曾写道:“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这诗句表达出同理心与关怀之间的核心关系:他人的痛苦,即是自身的痛苦;与他人感同身受,就是关怀他人。同理心的态度需要不断地进行道德判断:你应该为了不让朋友感情受伤而撒谎吗?你应该去探望生病的朋友,还是接受晚宴邀请?对于没有生命维持系统就会死去的垂死病人,生命维持系统应该运行到什么时候?

因此可以认为,道德的根源在于同理心,因为正是与潜在受害者——比如遭受痛苦、威胁或者贫困的人——感同身受、愿意与之分担困苦,才促使你行动起来帮助别人。同理心让你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利他主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促使人们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

如前所述,你从婴儿期就自然发展出同理心,并在童年期后能够超越当下的情景来理解困扰,认识到他人的生活状况或状态也许是其长期困扰的根源。他们可以感受到整个群体——如穷人、受压迫的人以及被遗弃的人——的困苦,成年之后就会演变成希望减少贫困和不公正的道德信念。

在很多方面,同理心构成道德判断和行动的基础。出于对伤害的同情心,你会认为伤害他人即是伤害自己,因此旁观者有可能代表受害者进行干涉行动。研究表明,旁观者对受害者的同理心越强烈,进行干涉的可能性就越大。研究还表明,同理心水平会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例如同理心越强,就越赞成按需分配的道德准则。

【情绪管理】自我激励,积极乐观地走向人生巅峰 {这不是鸡汤}

现在你已经知道,情商包含五个领域,或者说五大能力:

  1. 了解自身情绪

  2. 管理情绪

  3. 自我激励

  4. 识别他人情绪

  5. 处理人际关系

第1项和第2项之前已经花费了许多篇幅介绍,这里不再重复。第3~5项,我们接下来用尽可能小的篇幅简介一下。本篇对应第3项。

 

 情商影响心智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你一心贪玩,没有给考试做好准备,当你坐到考场时,你脑子一片空白,看着试卷呆若木鸡,好像被武林高手点了穴突然僵住了。

我高考那年,有一道送分题:写出一周七天。可奇怪的是,最简单的Friday我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虽然我总体上考得还行,但这个可耻的简单错误让我铭记终身。

这都是情绪破坏心智的有 力证据。简单地说,情绪脑可以压倒思考脑、甚至让思考脑瘫痪。

教师很清楚情绪干扰心理状况的严重程度,焦虑、愤怒或抑郁的学生无法学习,在这些情绪状态下他们无法有效地接收和处理信息。

强烈的消极情绪使你过于关注自身,让你无法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情绪的侵扰性很强,可以压制其他一切想法,持续妨碍你对其他任务的关注。例如,父母在“闹离婚”的儿童,就很难无法长期将注意力集中到并不那么重要的日常学习。

如果情绪破坏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工作记忆(与当前任务相关的所有信息的记忆能力)就会随之瓦解。工作记忆十分重要,是其他智力活动的基础,工作记忆受损的结果是边缘系统神经回路遭受情绪的束缚,让你无法保持思路清晰。

反之,热情、自信等积极情绪对于提高成绩的正向作用也很明显。奥林匹克运动员、世界级音乐家以及国际象棋大师的共同特质,就是鼓励自己不断坚持常规的能力。要从能力大体相当的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处于顶尖水平,关键在于很早进行年复一年的艰苦训练。坚韧不拔的毅力来源于情绪特质,面对挫折满腔热情、持之以恒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自我激励对人生成功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中国人相信,任何人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如果你成绩不好,就应该悬梁刺股,一直学到深夜,还要闻鸡起舞,早早起来学习。简而言之,强烈的工作文化伦理转化成高度激励、热忱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正是情绪的优势所在。

情绪可以阻碍、也可以促进思考、计划、为长远目标坚持训练以及解决问题等诸多能力,情绪确定了你发挥各种内在心理能力的潜能界限,从而决定了你的人生表现。你对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和快乐,甚至感到适当的压力、并从中受到激励,这些积极情绪促使你获得成功。

 

 控制冲动 = 延迟满足 

 

假设你只有4岁,我向你建议:如果你等我办完事回来,可以得到两颗软糖;如果你不等我回来,就只能得到一颗软糖,但可以立即得到。你等我吗?

这对你无疑是重大的考验,是冲动与抑制、本我与自我、欲望与自控、满足与延迟的激烈斗争。

控制冲动是最基本的心理技能,是所有情绪自控力的根源,因为所有情绪都会导致某种冲动行为。

4岁孩子给一颗或两颗软糖,是一个真实的实验。它在斯坦福的一所幼儿园发起,一直追踪到高中毕业。实验表明,软糖实验的预言作用在12~14年之后、即孩子进入青春期时变得非常清晰。立即兑现的小朋友与延迟满足的小朋友在情绪和社交方面显示出了极大的差异:

  • 4岁时就抗拒诱惑的小朋友,进入青春期后更有社交竞争力,做事有效率,坚定自信,更善于应对生活的挫折。他们出现精神崩溃、被排挤、遇到压力退缩不前或惊慌失措的可能性较小;他们勇于接受挑战,面对困难也不会放弃,而是继续坚持;他们自强自信,值得信赖和依靠;他们凡事主动、全心投入。10多年以后,他们在追求目标时仍然能够延迟满足。

  • 选择立即拿糖的孩子,则较少具备这些品质,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在青春期,他们更有可能害怕社会交往;顽固倔强、优柔寡断;容易气馁;觉得自己“差劲”或者无用;遇到压力就退缩或者停滞不前;爱怀疑,抱怨“得到太少”;容易猜疑和嫉妒;脾气暴躁,过分敏感,容易和他人争吵或打架。10多年之后,他们还是不会延迟满足。

俗话说“三岁看大”,小时候体现在小事上的特质,在进入成年期后会演化成各式各样的社交与情绪竞争力。延迟冲动的能力是很多活动的基础,从节制饮食到考取医学学位无不如此。有的孩子年仅4岁就掌握了这种基础的能力,他们可以识别延迟会获得回报的社会情境,经受得住眼前的诱惑,懂得转移注意力,同时为了目标进行必要的忍耐。

实验还表明,4岁时能耐心等待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要出色得多。他们学习成绩更优秀,更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做事更理性,注意力更容易集中,更会制订并贯彻计划,并且更有学习的欲望。

控制冲动、延迟满足,也许是情绪自我调节的本质。为了达到目标而控制冲动,证实了情绪智力作为元能力的作用,是运用其他心理能力成败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积极情绪 = 正面思维 

 

之前我用较大篇幅讨论过焦虑。研究表明,焦虑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也会损害智力。例如,即使在实验中刻意让你焦虑,你完成任务的能力也会直线下降。焦虑还会影响学习:越容易焦虑的人,学习成绩越差。

有趣的是,有两种焦虑的学生:一种被焦虑影响了考试成绩,另一种反而由于焦虑而表现出色。担心考试成绩的焦虑,可以激励后者努力复习功课、考出好成绩,也可以破坏前者清晰思考和记忆能力,降低了学习效率,还会扰乱心智、影响发挥。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区别?

如果你把心理资源用于焦虑,就用于处理其他信息的心理资源就减少了。也就是说,如果你一直在担心考试失败,你用于思考和答题的精力就大大减少了。结果焦虑变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迫使你朝着它预测的方向越陷越深。

反之,善于控制情绪的人可以利用焦虑来激励自己做好充分准备,从而取得满意的结果。所以之前我反复说过,焦虑并不是坏事,只要你善于利用。

当然,如果你能一直保持好心情,那么你灵活思考、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就会增强,也会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法。例如,大笑能使你思路更加开阔、联想更加自由,甚至能注意到平时忽略的人际关系。研究表明,刚刚看完喜剧电影的人,能够更好地完成智力游戏。

如果心情好,你在制订计划或决策时会产生一种认知倾向,使思维更加开阔和积极。因为记忆总是和特定的情境联系在一起,心情好时你就会想起更多积极的事情。在衡量利弊时,如果你感到很高兴,记忆就会推动你从积极角度进行思考,促使你倾向于从事冒险活动。

 

 希望 = 良药 

 

潘多拉是古希腊的一位公主。妒忌她美貌的天神送给她一份礼物:一个神秘的盒子。天神告诉她,千万不能打开这个盒子。但有一天,潘多拉按捺不住好奇惑,打开了盒盖一探究竟,结果将种种苦难释放到人间——贪婪、虚伪、诽谤、嫉妒、痛苦、疾病、不安、疯狂等等。幸好她及时关上盒子,留住了使悲惨人生变得可以承受的良药——那就是希望。

实验表明,考试失败后,满怀希望的学生更加努力学习,想尽方法提高之后的成绩;希望水准一般的学生想到提高成绩的办法,却缺少执行的决心;觉得希望渺茫的学生放弃努力,士气受挫、越来越糟。

满怀希望的学生设立了更高的目标,并且清楚如何努力实现目标。智力水平相当的学生,学习成绩出现差异的原因,正在在于希望不同。

希望不仅能给痛苦提供慰藉,而且对人生有着难以置信的作用。严格地说,希望并不仅是认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乐观看法,希望是相信自己有决心、而且有能力实现既定目标的信心。

因此,希望水准高的人存在某些共同的特质,能够自我激励,感到有能力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在紧要关头坚信事情会好起来,头脑灵活,能够寻找不同的方法实现目标、或在目标难以达到时及时调整目标,善于把艰巨的任务细分为容易实现的小任务。

心存希望的人,在追求人生目标时更少抑郁、更少焦虑,情绪困扰也更少。

 

 乐观 = 动力 

 

有些人以为运动员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体能健将,其实不然,运动员更多是脑力劳动者,优秀的运动员具有极高的智商和超优秀的情绪智力。尤其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优秀运动员仍能保持乐观,让非常出色的成绩更加出色。普通运动员遇到这类情况就可能陷入悲观,使不那么出色的成绩更加糟糕。

学生也是一样。优秀的学生越是面临重要的大考,越是能考出更好的成绩。高中时,我父亲曾经对我发愁说:“你要是考不上大学,将来怎么办呀。”他觉得我一个农村孩子,对农活儿毫无兴趣很成问题。我吹牛说:“我要是考不上,那还有谁能考上!”我那时纯属毫无根据的盲目乐观。

和希望一样,乐观意味着抱有强烈的期望,深信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和障碍,但事情总会好起来。从情绪智力的角度看,乐观态度是防止你遇到困难时失去兴趣、陷入失望或沮丧的缓冲器。乐观,帮助你向生活支付红利。

乐观者和悲观者对成功和失败的定义不同:乐观者把失败视为可以改变的东西,相信下一次就会成功;悲观者对失败感到愧疚,将失败归结为一成不变、无法抗拒的东西。不同的解释,深刻反映了二者对待生活的态度。比如面对求职失败,乐观者的反应往往很积极、充满希望,制订行动计划、寻求帮助和建议,他们把挫折看成是可以弥补的东西;悲观者则会自我责备,认为自己下次也无法做得更好,于是面对困难一筹莫展,把挫折看成是个人的缺陷。

保险推销员是最容易遭到拒绝的职业之一,正是因为如此,大约3/4的保险推销员3年之内就放弃了这份工作。但是,天性乐观的保险推销员在刚刚工作的前两年,卖出的保险产品就比悲观的推销员要多37%。

乐观态度是一种情绪智力。推销员遭到的每一次拒绝,都是一个小小的挫败,对挫败的情绪反应是调动足够的激励继续努力的关键。随着被拒绝次数的增多,推销员情绪低落,再次拨打电话就越来越难。对悲观者来说,拒绝难以承受,他们把拒绝解读为“我是一个失败者,我永远也卖不出一份保险”;乐观者则告诉自己“我的方法错了”,或者“客户今天心情很差”,他们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具体的情境,再打电话的时候就会改变策略。悲观者的心理暗示引发了绝望情绪,乐观者的想法则孕育了希望的机会。

积极或消极人生观有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气质,有些人天生就乐观或悲观。不过你必须相信,气质可以被经验改变。乐观与希望,正如无助与绝望,可以后天学习。其基础是,你在价值观上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握人生、能够直面挑战。确实,能力不是固定资产,能力的发挥有极大的变化空间。

 

 心流 = 卓越 

 

“心流”的概念现在很流行,流行到有的人对它产生反感,认为是“鸡汤”式说法。其实,心流是情绪智力的至高境界,你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很可能过体验过这样的感受:

你达到一种入迷的境界,你感到自己似乎是不存在的。你的手好像不属于你,你什么也没做,你和正在发生的事情毫无关系。你只是坐在那里,充满敬畏和惊叹地看着,美好的事情就自动完成了。

在心流状态,情绪是积极的、充满活力的,它不受抑制和牵绊,与当前任务和谐一致。令人沉醉的做爱,水乳交融、合二为一,也许最能让你捕捉到心流的感受。相反,如果你感到抑郁倦怠、焦躁不安,就无法进入心流状态。

心流让人非常愉快,心流的特征是自然流淌的欢乐甚至狂喜;心流的感觉很美妙,其内在回报也非常丰厚。在心流状态,你全神贯注于所从事的活动,心无旁骛,意识与行动融为一体。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只关注与当前任务有关的狭窄范围,忘掉了时间和空间。你如此专注于当下,以致于感觉不到你身边发到的其他事情。

心流是一种忘我、无我的状态,你并不是在精神紧张地冥思苦想,你专注于当前任务,失去所有的自我意识,把平时惦记的健康、金钱、成功通通抛诸脑后。貌似矛盾的是,你处于心流之中时,对所从事的活动表现出很强的控制力,对不断变化的任务要求反应自如,你的表现达到了巅峰状态,但你其实并不关心自己的表现,你丝毫没有想到成功或失败,行为本身的绝对愉悦才是动机。

进入心流状态很难,你可以尝试这样的途径:

  • 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在当前任务上。心流的本质是注意力高度集中,你需要努力平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开始执行任务。一旦注意力锁定于目标任务,就会激发出一种内在的力量,不仅能够减缓情绪波动,还使完成任务变得轻而易举。

  • 从事你所擅长的领域、但又稍微超出了能力范围的活动。在任务要求稍稍高于平常时,你最能集中精神,你的表现也会优于平常。如果要求过低,你会觉得乏味;如果要求过高,你会产生焦虑。心流存在于乏味和焦虑之间的微妙地带。

关于心流,推荐你阅读《心流》《发现心流》两本书[留言可以分享PDF版本给你],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

【情绪管理】为什么很多聪明人其实相当愚蠢?

杰森是一名高二学生,成绩全优,梦想考入哈佛医学院。

在一次测验中,物理老师给他打了80分。杰森认为,这个分数会使他的哈佛梦泡汤,于是带着一把菜刀来到学校,在争执中砍断了老师的锁骨。

幸好杰森生活在美国。法官认为杰森无罪,因为他暂时失去了理智;四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宣誓作证,杰森在争执时精神处于失常状态。杰森声称,他因为分数问题本来准备自杀;老师则认为,“他想用那把刀要我的命!”

杰森后来转学到另一所学校,并以全班最好成绩毕业。因为成绩异常突出,他获得了全校的最高荣誉。

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我在大学工作时,也曾经被学生用菜刀“追杀”过。很多年前,一位中国留学生因为对导师不满,枪杀了全系最著名的教授,让全美最好的物理系从此堕落。近年来,中国的研究生与导师的矛盾之频繁和尖锐,几乎令人发指。

为什么智力超群的人,会做出如此缺乏理智、如此愚蠢的事情?答案很简单:学业智力与情绪智力关系不大。最聪明、智商最高的人,可能也会拥有最肆无忌惮的激情、最不加克制的冲动,他们的个人生活很可能一团乱麻。

社会总是迷信智力,似乎成绩好、智商高就等于成功。然而事实是,在成功人生的决定因素当中,智商最多只有20%的贡献率,其余80%由其他因素决定。一个人在社会中的最终地位,绝大部分是由社会阶层、运气等非智商因素决定的。

 情商决定命运 

我在清华时,博士班有一位同班同学,智力超群,几乎过目不忘。但他大部分时间都不知道在干啥,每天昼伏夜出,沉醉于自我的世界中。导师叫他去实验室,他说“我很忙”,居然就真敢不去。我们毕业多年之后,他仍然在校园的游荡,最后终于被宿舍赶了出来。

各种研究表明,智商与前途、成功并没有必然联系:

  • 哈佛学生进入中年后,成绩最好的学生并不比分数较低的学生薪水、工作业绩或地位更高,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不是最高的,对友谊、家庭和爱情的幸福感也不是最强烈的。

  • 中学毕业时成绩优异的学生,30岁取得的成绩仅为中等水平。高中毕业10年之后,优秀学生仅有1/4处于同龄人的最高水平,多数人表现得并不是很好。

  • 对低智商群体的研究发现,智商与工作表现或未来生活没有太大关系。7%智商低于80的人失业长达10年,但7%智商高于100的人也失业10年。相反,他们在童年时表现出来的应对挫折、控制情绪以及合群等能力,却导致了更显著的差异。

这充分证明,学业智力并不意味着为未来生活作好充分的准备。高智商不是财富、名望或幸福的保证,教育、社会和文化过于关注学习能力,忽略了情绪智力的巨大影响。

情绪智力和数学逻辑能力、阅读能力一样,每个人的能力有高下之分,这正是一些人获得成功、而同等智力的另一些人却走向失败的关键原因。

有笑话说:“傻瓜在15年之后会变成什么?”答案是:“老板。”即使是“傻瓜”,情绪智力在职场环境中也会产生额外的优势。很多证据显示,擅长管理情绪的人,也就是能很好地了解并控制自身感受的人、并懂得和处理他人感受的人,在人生的任何领域都具有优势,不管是在爱情和亲密关系中,还是在办公室政治中。相反,不善于管理情绪的人,常常经历内心的各种挣扎,从而损害专注工作和清晰思考的能力。

 情商的本质 

198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出版了《智力的结构(Frame of Mind)》一书。加德纳认为,教育一直以来都采用狭隘的成功标准来评价个人,而不注意帮助人们识别和培养自身的天赋和能力。事实上,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引导人们走向成功的能力也有很多种。

《智力的结构》认为,人生成功的关键并不取决于某一种独占性的智力,而是取决于范围更加广泛的、包含7种关键变量的多元智力:

  1. 语言智力

  2. 数学逻辑智力

  3. 空间智力

  4. 身体动觉智力

  5. 音乐智力

  6. 人际智力

  7. 自我认知智力

多元智力打破了智商作为单一的、不可改变的智力因素的标准概念。并且,“7”只是体现智能多样性的一个数字,加德纳后来把7种扩展为20种。

在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中,情绪的作用被广泛提及,但对它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加德纳的研究背景主要是心理的认知科学模式,因此他对智力的理解偏重于认知,更加注重情绪的认知研究,而没有过多关注情绪的作用。另一方面,心理学曾经被行为主义学派主宰,认为只有行为才可以从外部客观观察,情绪研究成为禁区。后来,随着“认知革命”的到来,心理学的研究重点转向心理如何接收和储存信息、以及智力的本质,情绪研究仍属禁区。

随着心理学开始承认情感对思考的关键作用,“个体的心理生活和情绪关系不大”的偏颇观点得以纠正,心理学开始意识到情绪对心理生活的影响,仅凭冷静的逻辑无法找到恰当的人性解决方法。情绪丰富了人类心灵,不考虑情绪的心理模式是不完整的。

多元智力理论强调与情绪有关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而不是情绪本身。加德纳指出:“很多智商高达160的人为智商只有100的人干活,因为前者认知智力低下,而后者认知智力高超。在日常世界中,没有哪一种智力比人际智力更重要。如果你缺少人际智能,你就不知道该和谁结婚、该做什么工作。”

 情商的范围 

学者逐渐公认,以语言和数学智力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智商观点过于狭隘,在智商测试中获得高分最多能反映出学业出色,但很难反映学业之外的人生道路。

萨洛维和梅耶决心更充分地认识智力,并试图重新定义成功的决定因素。他们对情绪智力给出了详细的定义,将情绪智力扩展为5个主要领域:

  1. 了解自身情绪。自我意识是情绪智力的基石。时刻监控情绪的能力,是心理洞察及自我理解的关键。如果无法注意到自身的真实感受,你就只能听命于感受的操控。对自身情绪更加确定的人对生活有更强的掌控力,更能真实感受到自己和谁结婚、从事什么工作等个人决定的效用。

  2. 管理情绪。恰当地处理情绪,是建立基于自我意识的能力。之前已经介绍过自我减压、摆脱焦虑、控制抑郁等情绪管理方法。情绪调节能力差的人常常受到痛苦情绪的困扰,情绪调节能力强的人则能更快地从生活挫折或烦恼中恢复。

  3. 自我激励。为实现目标进行情绪控制,是集中精神、自我激励与控制以及创造力的关键。自我控制情绪就是延迟满足、抑制冲动,这是所有成功的基础。你如果能进入全神贯注的心流境界,就会有出色的表现,更加高产和高效。

  4. 识别他人情绪。同理心是基本的人际智力,也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之上。你需要了解同理心的根源、情绪“失聪”的社会成本,以及同理心激发利他主义的原因。微妙的社会信号显示了他人的需要或欲望,有同理心的人对这些社会信号的协调性更强。他们擅长从事护理、教书、销售和管理等职业。

  5. 处理人际关系。处理人际关系属于识别他人情绪的延伸,重点是社交竞争力以及具体技能。社交竞争力可以提高你的受欢迎程度、领导力和人际交往的有效性。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在任何需要良好人际互动的领域都会有出色的表现,他们是社交明星。

每个人在情绪智力5大领域的能力表现大相径庭,例如有些人善于化解自身的焦虑,但不擅长安慰他人。情绪智力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你的习惯和反应,并且通过有效的努力,你的习惯和反应可以得到改善。

 情商的极致 

智商和情商不是相互对立的,它们相对独立、相辅相成的。每个人的智商和情商高低程度各不相同,但是高智商、低情商的人,或低智商、高情商的人其实是很罕见的。智商与情商其实存在微弱的关联,尽管微弱得可以认为二者大体上是独立的。

与智商测试不同,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情商测试来给人们的情商打分——其实也许永远都不会出现。

可以对纯粹高智商、高情商的群体作一些简单画像,你可以看出高智商的人和高情商的人差异非常显著:

  • 高智商男性接近于漫画中对知识分子的描述,在理性王国如鱼得水,在人际社会则四处碰壁。他们热衷智力活动、能力兴趣广泛。他们野心勃勃,工作有效率,刻板乏味,顽强不屈,而且对外界的议论毫不在意。他们还喜欢批评,自视甚高,过分讲究和拘束,对性和感官体验感到不自在,不善表达,感情超然,沉稳冷静。

  • 高智商女性对智力很有自信,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注重与智力有关的问题,对智力和审美拥有广泛的兴趣。她们往往比较内向,容易焦虑,凡事想得过多,容易产生内疚感,而且不愿意公开表达她们的愤怒。

  • 高情商男性热爱社交,外向乐观,不容易受到恐惧和焦虑的困扰。他们乐于为他人或事业奉献,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道德感,富有同情心,对他人关怀备至。他们的情绪生活很丰富,但又恰如其分,他们对自身、他人以及所处的社会感到很自在。

  • 高情商女性总是过于自信,喜欢直接表达情感,自我感觉良好。人生对她们来说充满了意义。和高情商男性一样,她们外向,热爱交际,并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善于处理压力。她们热爱社交生活,很容易结交新朋友;她们对自身感到很自在,对感官体验很轻松,态度自然,而且毫不讳言。与高智商女性不同,她们很少感到焦虑或内疚,也很少陷入沉思难以自拔。

显然,每个人的智商和情商高低程度都有所不同,以上描述只是极端的示例。每个人都同时具有不同水准的智商和情商,二者融为一体。但相对而言,情商对个人的全面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更为显著。

【情绪管理】什么是情商?你的情商高么?

现在进入情绪管理的最后一节:情商。

“情商”现在几乎无处不在,就连拾荒者可能都会用它。但其实,它是一个相当新的概念:1990年约翰·梅耶和彼得·萨洛维首次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1995年丹尼尔·戈尔曼写出了畅销书《情商》。

严格说,情商(EQ)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无论是论文还是畅销书,原文都是“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其源头乃是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概念。加德纳认为,人生成功的关键并不取决于某一种独占性的智力,而是包含7种关键变量的多元智力:语言、逻辑、空间、音乐、动觉、认知、人际。

也就是说,情绪智力(EI)是智力的一部分,情商并不独立于智商(IQ)。但是情商的说法已经太流行,你去纠结究竟应该是EI还是EQ,就未免太学究气了。

简单地说,情商就是管理情绪的能力。人体就像一驾马车,马车由马来拉动,人体由情绪推动;控制马的工具叫作缰绳,管理情绪的工具叫作情商。如果拉车的马受惊失控,马车就会翻车,车毁人亡;如果人的情绪失控,人就会生病、发疯、自杀、杀人。

情商可概括为5种能力:

  1. 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认识自身的情绪,并能在生活中利用它做出正确的决定。

  2. 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成为它的奴隶,既不会因沮丧或焦虑而意志消沉,也不会因愤怒而丧失理智。

  3. 自我激励的能力:自我激励,能面对挫折咬紧牙关挺住,能为了最后的目标疏导自己一时的冲动。

  4. 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认识他人的情绪,能与别人共鸣,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别人的感受,不需要别人告诉就能读懂别人的感情。

  5. 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和谐而有技巧地处理人际关系

这5种能力,可以简单归纳成: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激励自己、认识别人、管理别人。

有些人以为,情商高就是不发脾气。不发脾气当然好,但情商不只是不发脾气而已。

情商高的人会自我激励。在遭遇挫折、陷入低潮的时候,他会提醒自己要面对、要站起来,未来还大有可为,可能会变得更好。因为自己有这个优点、那个长处,因为自己做成过某件事、克服过某项困难,所以一定做得到。情商高的人通常积极向上。

情商高的人会激励他人。他会赞美周围的人,他会肯定他的家人、同事、朋友。别人跟他在一起常常会有一种重要感。

情商高的人很容易识别,因为他们常常面带笑容,充满热忱。

人生的成就,无论是婚姻、家庭、社会关系,还是事业和职业,种种人生大事的成功与否,均取决于情商的高低。一个人幸福、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掌握自己和他人情绪、进而运用社交技巧的能力有关。

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春风得意;智商不高、情商高的人,贵人相助;智商高、情商不高的人,怀才不遇;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的人,一事无成。

你的情商高么?不妨来做一下测试。花半小时了解自己,受益终身。

情商测试题

第一组(题1~9):请从下列问题中选择一个最切合你的答案。

  1. 我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________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2. 如果我能到一个新的环境,我要把生活安排得:________

    A. 和从前相仿  B. 不一定  C. 和从前不一样

  3. 一生中,我觉得自己能达到我所预想的目标:________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4. 不知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回避或冷淡我:________

    A. 不是的  B. 不一定  C. 是的

  5. 在大街上,我常常避开我不愿打招呼的人:________

    A. 从未如此  B. 偶尔如此  C. 有时如此

  6. 当我集中精力工作时,假如有人在旁边高谈阔论:________

    A. 我仍能专心工作  B. 介于AC之间 C. 我不能专心且感到愤怒

  7. 我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能清楚地辨别方向:________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8. 我热爱所学的专业和所从事的工作:________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9. 气候的变化不会影响我的情绪:________

    A. 是的  B.介于AC之间  C. 不是的

    第二组(题10~16):请如实回答下列问题,将答案填入右边横线处。

  10. 我从不因流言蜚语而生气:________

    A. 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11. 我善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________

    A. 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2. 在就寝时,我常常:________

    A. 极易入睡  B. 介于AC之间  C.不易入睡

  13. 有人侵扰我时,我:________

    A. 不露声色  B.介于AC之间  C. 大声抗议,以泄己愤

  14. 在和人争辩或工作出现失误后,我常常感到震颤、精疲力竭,而不能继续安心工作:______

    A. 不是的  B. 介于AC之间  C. 是的

  15. 我常常被一些无谓的小事困扰:________

    A. 不是的  B.介于AC之间  C.是的

  16. 我宁愿住在僻静的郊区,也不愿住在嘈杂的市区:________

    A. 不是的  B. 不太确定  C. 是的

    第三组(题17~25):请从下列问题中,选择一个最切合你的答案。

  17. 我被朋友、同事起过绰号挖苦过:________

    A. 从来没有  B. 偶尔有过  C. 这是常有的事

  18. 有一种食物使我吃后呕吐:________

    A. 没有  B. 记不清  C. 有

  19. 除去看见的世界外,我的心中没有另外的世界:________

    A. 没有  B. 记不清  C. 有

  20. 我会想到若干年后有什么使自己极为不安的事:________

    A. 从来没有想过  B. 偶尔想到过  C. 经常想到

  21. 我常常觉得自己的家庭对自己不好,但是我又确切地知道他们的确对我好:________

    A. 否  B. 说不清楚  C. 是

  22. 每天我一回家就立刻把门关上:________

    A. 否  B. 不清楚  C. 是

  23. 我坐在小房间里把门关上,但仍觉得心里不安:________

    A. 否  B. 偶尔是  C.是

  24. 当一件事需要我作决定时,我常觉得很难:________

    A. 否  B. 偶尔是  C. 是

  25. 我常常用抛硬币、翻纸、抽签之类的游戏来预测吉凶:________

    A. 否  B. 偶尔是  C. 是

    第四组(题26~29):请按实际情况如实回答下列各题。仅需回答“是”或“否”即可,在你选择的答案下打“√”。

  26. 为了工作我早出晚归,早晨起床我常常感到疲惫不堪:是________ 否________

  27. 在某种心境下,我会因为困惑陷入空想,将工作搁置下来: 是________ 否________

  28. 我的神经脆弱,稍有刺激就会使我战栗: 是________ 否________

  29. 睡梦中,我常常被噩梦惊醒: 是________ 否________

    第五组(题30~33)请使用5点量表,选择最切合你的答案,在你选择的答案上打“√”。答案标准如下: 1. 从不  2. 几乎不  3. 一半时间  4. 大多数时间  5. 总是

  30. 工作中,我愿意挑战艰巨的任务。 1  2  3  4  5

  31. 我常发现别人好的意愿。 1  2  3  4  5

  32. 我能听取不同的意见,包括对自己的批评。 1  2  3  4  5

  33. 我时常勉励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 1  2  3  4  5

 

计分评估

请按照计分标准,先算出各部分得分,最后将几部分得分相加,得到的分值即为你的最终EQ得分。

  • 第一组:每回答一个A得6分,回答一个B得3分,回答一个C得0分。计______分。

  • 第三组:每回答一个A得5分,回答一个B得2分,回答一个C得0分。计______ 分。

  • 第三组:每回答一个A得5分,回答一个B得2分,回答一个C得0分。计______ 分。

  • 第四组:每回答一个“是”得0分,回答一个“否”得5分。计______分。

  • 第五组:从左至右分数分别为1分、2分、3分、4分、5分。计______分。

总计得分:________

得分评估:

  • 90分以下:EQ较低。你常常不能控制自己,极易被自己的情绪所影响。很多时候,你容易被激怒、动火、发脾气,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你的事业可能会毁于你的急躁。

  • 90~129分:EQ一般。对于一件事,你不同时候的表现可能不一,这与你的EQ意识有关,你的EQ意识不是常常都有。

  • 130~149分:EQ较高。你是一个快乐的人,不易恐惧和担忧,对于工作你热情投入、敢于负责,你为人更是正义正直、同情关怀。

  • 150分以上:EQ高手。你的情商不但是你生活的助手,更是你事业有成的重要前提条件。

【情绪管理】日常生活中情绪管理的简单方法

情绪管理,通俗说来也很简单。它无非是这样一个“三步曲”:

1

WHAT? 我现在有什么情绪?

察觉(aware)并接纳(accept)我的情绪。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是真实的感受,就要学习正视接受它。

2

WHY? 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绪?

我为什么生气?我为什么难过?我为什么……?找出情绪的原因,才知道我们的反应是否正常,才能对症下药。

3

HOW? 如何有效处理情绪?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抒解我的情绪?心情不好的时候,该怎么办?什么方法对我是有效的?

 

在日常,可以把情绪管理方法生活化。按照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可以将它分为治标和治本两类。

 

治标A:回到目标中

如果你时刻关注自己的目标,就不容易被引发的情绪所控制,反而会因关注目标而减弱情绪。

鸡汤一点说:做你该做的,哪有时间去生气、悲伤、惹烦恼?

 

治标B:转移注意力

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的情境中,转移开来。例如看电影、打打球、下盘棋、找朋友聊天,对女性来说,购物或打扫卫生也相当有效。这些转移注意力的活动,有助于改善心情、寻找到新的快乐。

美美睡一觉

上网随便逛

翩翩起舞

挥笔作画

 

治标C:适度宣泄

过分压抑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而适度宣泄则可以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从而使紧张情绪得以缓解、轻松。发泄的方法如大哭、剧烈运动、放声大叫或唱歌、向他人倾诉等等。

大哭一场

倾诉心声

放声歌唱

剧烈运动

 

治标D:自我安慰/暗示

同样是面对诸葛亮,周瑜抱持“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恨,终于怀恨而死,而司马懿一句“诸葛亮真神人也”,表达了“吾不如也”的自谦,顶着敬贤的光环而心安理得。自我安慰具有神奇的力量。

你也可以自我暗示,如不断地对自己默语:“我一定能行”、“不要紧张”、“不许发怒”等。

 

治本A:冷静三思

不管处于什么样的负面情绪中,先暂停一下,中断目前的情绪,跳出来,让自己先冷静一下。然后再审慎三思,理智面对当前的状况。

记得:“当你气愤时,要数到十再说话!”

 

治本B:改变思维,调整心态

之前反复提到,情绪不是由事情和情境本身引起的,情绪是取决于你如何看待事情和情境的思维方式。你可以采用:

  • 积极心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再沉迷悲伤

  • 宽容心态:换位思考,体谅别人,不再生气胸闷

  • 开放心态:意见洗耳恭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欣赏心态:真诚欣赏别人,告别忌妒等阴暗心理

  • 感恩心态:换位思考,体谅别人,不再怨言满腹

  • 豁达心态: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先做好眼前事

  • 淡然心态:低调做人,谦逊处事,少去很多烦恼

 

治本C:长期坚持,养成习惯

之前我介绍过很多工具,养成习惯也可以使用一个表格工具。

【情绪管理】简略回顾情绪的影响及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之前我已经写了很多情绪管理的专业内容。今天,我通过一些案例故事,通俗地作一些回顾,主要讨论情绪的影响及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1 积极情绪可以提高你的免疫能力

老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就是积极情绪的巨大价值。

美国作家卡森,曾罹患一种致残的脊椎病,医生预言,他存活的可能性只有1/500。可是,卡森经常阅读幽默小说、看滑稽电影。每大笑一次,他就觉得病痛减轻很多,浑身舒服一阵。他坚持这种“笑疗”,病情逐渐好转,几年后竟然恢复了健康。

2 消极情绪破坏你的身体健康

医学研究表明:人情绪不好时,体内的“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s,简称NKT细胞,它对于免疫功能至关重要的,功能失调或欠缺时可能造成自体免疫病及癌症)就会活性下降,因而不能战胜体内病毒,形成疾病。俗话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个中缘由正在于此。

实验中的“生气水”,能够杀死小白鼠。

丧偶老人死亡率比同龄人高出5倍。

范进中举发疯,王朗被诸葛亮骂死。

林黛玉终日愁云笼罩,竟至郁郁而终。

3 情绪好转带来理智的思维和行动

西谚说:“不要在冬天砍树。”同样地,你不能在情绪很坏的时候做决定,很容易失去理智。

有一天,著名的德国化学家瓦尔德牙痛难忍,情绪很坏时,将一位不知名的青年科学家的稿件随手扔进废纸篓。第二天情绪好转时,捡起稿件一看,发现非常有价值,赶紧推荐给《科学》杂志。这篇论文轰动学术界,作者后来获得诺贝尔奖。

4 情绪失控导致异常恐怖的后果

情绪失控容易导致失去理智,失去理智则难免发生恐怖的后果。

1965年9月7日,台球冠军争夺赛在纽约举行。路易斯 成绩遥遥领先,只要再得几分就能稳拿冠军。但一只苍蝇飞来飞去,他情绪恶劣、方寸大乱,导致连连失利,最终输掉了比赛。第二天,人们发现了路易斯的尸体,他自杀了。
成吉思汗带着心爱的老鹰上山打猎,口渴难耐时发现一处滴答滴答的小山泉,便耐着性子接水,刚接满正准备饮用时,却被老鹰扑翻在地,如此反复两次。成吉思汗勃然大怒,一刀砍死了爱鹰。之后,当他走上高坡时才发现,原来爱鹰不让他喝水,是因为水源里有一条死去的毒蛇。成吉思汗后悔不迭。

5  恶劣情绪具有传染性,会产生连锁反应

有人说,一张拉长的臭脸,可以熏黑整个晴朗的天空。它说的是就是恶劣情绪的连锁反应。

父亲在公司被老板批评,心情郁闷,回家看见儿子在沙发上跳来跳去,就把他结结实实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用脚猛踹身边趴着睡觉的猫。猫逃到街上,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6  控制不了情绪,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男孩脾气很坏,动不动就怒火冲天。父亲给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当想发发脾气时,就钉一颗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第一天,男孩钉下了37颗钉子。第二天,他钉了32颗。随着钉子数量逐日减少,男孩慢慢学会了控制自己,终于不再乱发脾气了。
父亲又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你能控制脾气时,就去拔一颗钉子。时间一天天过去,男孩终于拔出了所有的钉子。父亲牵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孩子。不过,你看看围栏上的那些洞,永远不可能恢复到从前。”

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伤口都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甚至更加令人无法承受,正所谓覆水难收、伤痕难愈。

倘若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任由负面情绪在他人面前决堤,久而久之,你就成为众矢之的,所有人都把你视作难以相处之人,不愿与你往来。

7能够控制情绪,是一个人长大的标志

不能很好地调节心情、控制情绪,就会给人不成熟的感觉,甚至伤害到别人,让人望而生畏。由此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同事敬而远之,领导不敢委以重任,家庭关系也可能剑拔弩张。

有句鸡汤说: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回去,才叫本事。

古人说:真正的勇士不会杀气腾腾,善于打仗的人不必气势汹汹。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庄子·外篇·达生》)
纪渻替周宣王养斗鸡,才10天,周宣王就问:“斗鸡养好了没有? 可以打架了吗?”纪渻说:“还不能。这鸡意气很盛,斗志高昂。”又过了10天,周宣王又问,纪渻说:“还不能,那只鸡只要看见别的鸡的影子,便会冲动起来。”再过了10天,纪渻说:“还不能,那只鸡常对四周怒目而视,它的气势自命不凡。”再又过了10天,纪渻说:“差不多可以了。它听见别的鸡叫已经没有反应,就像一只木鸡。它的心已不受外物所动。别的鸡看见它一动不动,一定会吓得不敢挑战,落荒而逃。”

【情绪管理】增加积极情绪的10种方法

减少消极情绪固然重要,增加积极情绪则更加有效。由衷的积极情绪,是让你生活蒸蒸日上的的钥匙。如果你积极情绪更多,你就会更快乐、更有创意、更加坚韧,你会不断地成长,每天都变得更好。

本文介绍增加积极情绪的10种方法。

基础:发自内心

发自内心、从内心去感受,你才能真正感受到积极情绪的力量。现代人生活的步伐毫不停歇,你不断地关注外界,远离了你的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心好像麻痹了。因此,为了增加积极情绪,你需要让你的心“反麻痹”,让它感受、让它敞开,用心去看、去听、去感受,而不仅仅是用眼睛、耳朵和思维。

如果你不能感受到,积极情绪即使存在,它也空洞的、虚幻的、甚至是有害的。假装的微笑与愤怒的冷笑一样,预示着内心的崩溃;不真诚的积极情绪完全不是积极情绪,它只是消极情绪的伪装。为了从真正的积极情绪中受益——无论是一个微笑、一次触摸或一个拥抱——你都需要慢下来,并汲取那个姿势所代表的含义,让它成为由衷的。

方法1:发现积极面

要提升积极情绪,一个关键途径就是: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更加频繁地找到积极的意义。

积极的意义,其实源自思维模式。杯子是半空,还是半满?天气是部分多云,还是部分晴朗?生活中从来都不是100%糟糕的。所以,发现好的方面、在当前情境中看到积极面,永远是可能的。其实方法很简单:以更积极的方式,重新定义不愉快甚至悲惨的情境。

这当然并不能完全中和你的消极情绪,但是,即使积极情绪未能驱除消极情绪,它仍然释放了积极的动态系统。

例如,在911悲剧之后,积极情绪提供了一条生命线,让一些美国人在抑郁症的恶性循环中恢复过来,变得比以往更加坚强。研究人员发现,在悲伤中能够体味到由衷积极情绪的人恢复得更快:丧偶的人回顾爱人的良好品质,以此培育积极情绪;有的人珍惜健在亲友的关照,感受到积极情绪;一些人努力恢复日常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重新点燃积极情绪……总之,积极情绪让他们的内心看到了希望,为未来制订计划和目标开辟了空间。毫无疑问,拥有计划和目标是帮助人们重新恢复的必备良药。

意义即解释,是你对自己生存状况的诠释。无论你是否承认,你整天都在建构意义。因此,如果你用积极的方式来诠释,你就为积极情绪铺平了道路,进而能够找到生命的意义。

方法2:品味美好

提高积极情绪的另一种策略是,从好事中寻找好的方面,将积极的事物变得更加积极。你可以把它称为锦上添花的积极情绪。

当好事发生在你身上时,你会说什么?当你被好运包围时,你在想什么?每个人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人怀疑或猜忌:“这好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这不可能吧”,“我肯定不会持续太久”;有的人不会多加考虑,美好仿佛悄悄接近他、又迅速消失了。

有些人却能找到品味美好的方法。在好事发生以前,他们可能会告诉自己:“当……的时候就太美妙了。”当好事发生时,他们可能会完全陶醉在其中。好事发生过后,他们可能会在想象中重演它,重温它带带来的美好感觉。像这样品味美好,就能从生活中汲取更多的积极情绪。

品味美好,是一种心智习惯;品味美好的能力,是你可以建构的一种资源。你不仅要学会接受美好,更可以学会去品尝它、深深地欣赏它的每个细节,在愉快事件的前中后期提炼更多的美好。当你有意识地创造、强化和延长对美好的享受、放慢脚步有意识地去关注美好时,你就真的能获得更多美好。

加倍从好运中获得积极情绪的一个简单方法,是养成与亲友分享好消息的习惯,让他们参与其中、与你一起共享美好。他们或许会怀疑、会沉默、甚至会泼冷水,但他们更可能积极地支持你,真心为你的成功干杯,并鼓励你享用和庆祝你的好运,于是你们的感情更好、关系更亲密,从而带来更多的积极情绪,进入了积极情绪的良性循环。

方法3:记录福气

如果你能改变习惯性思维,就可以把不太好的事情、普通的事情重新定义为好事情,让平凡的、沉闷的和普遍的事情迸出令人兴奋的火花。

你可以通过细数自己的福气,来实现这一心理转变。在日常生活中,有无数平平凡凡的东西,却是名副其实值得珍惜的美好。例如,你每天赶公交车上班,经过附近的店铺,从来没有注意到水果摊前的插花。但有一天你发现了,鲜花给你带来喜悦,你在拥挤的地铁中都是满满的喜悦。鲜花生动的颜色和浓郁的香气,让你觉得充满生机,你的步伐加快了,你发现这个每天都路过的平凡店铺值得你感恩,你一天的心情都盛放着,你感受到了幸福。

当你更多地意识到自己的福气,并记录和统计每一个值得你感激的福气时时,你的积极情绪就会大大提高。“记录福气”的方法非常有效,因为它能让你对于善意如何发挥积极作用更加敏感,从而启动良性循环。

感恩日志是一种值得采纳的方法:每天写下让你高兴、令你感激5件事情或5种东西,把注意力投入到生活中感到被赐福的细节。这不仅能提高了积极情绪,甚至能改变你的整个人生观。

方法4:增加善意

在人际关系中,善意是很普遍的,普遍到你觉得它只是背景。但如果你识别出和理解到别人的善意,你会觉得由衷的感激,他们的体贴触动了你的心。当你用语言或行动表达你的感激时,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积极情绪,也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情绪,你加强了善意,也巩固了彼此之间的关系。

通过增加你的善意举动,你可以使你的积极情绪大幅提升。研究表明,有意识地增加你的善意,可以有效提升你的积极情绪。你甚至可以建立固定的“善意日”,让你的善举保持新鲜、不落俗套,将善意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例如,专门用一天或一个下午来做志愿者工作,无论是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都能够产生很多的积极情绪。

方法5:追随激情

带着激情生活和工作,你能够体验到独一无二的心流体验。[心流状态是指,你进入一种高峰时刻,你全身心投入到高挑战的活动中,你的技能不断增长,你的每一个行为、活动和想法都自然而然地流动着,你沉浸其中,感到无限美好。]

有的人在爱好中进入心流。例如,垂钓者连续几小时坐在岸边、站在海浪里,观察水流和旋窝,似乎希望永远待在那里。他们完全不是为了吃鱼,他们沉浸其中不断地寻找新的挑战。

更多时候,你能在工作中体验到心流。比如我,我觉得我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工作,设计产品、分析数据、指导年轻人、获得客户认可、与同仁交流工作成果,都是可以令我全神贯注的活动,让我失去了所有的时间感。工作是人生的重要组成,你你完全应该从事你热爱、能够提升你日常积极情绪的工作。

方法6:梦想未来

第6种提高积极情绪的简单方法,是更加频繁地梦想你的未来。你需要构想最好的将来,并非常详细地将其形象化。

研究表明,常常进行自省的人在积极情绪上表现更稳定。如果你将每天的目标和动机与你未来梦想相匹配,你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益处。将目标形象化,能够激活与真正的活动一样的脑区,因此形象化一直是获奖运动员的得力工具。形象化在长期项目中格外有效,如接受教育、写作图书、建立人际关系。

方法7:发挥优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用而得当,人人都是天才。因此,如果你凭借优势确立了工作中最出彩之处,并将其整合起来,你基本也就奠定了你的独特影响和贡献。了解自己的优势、凭借优势行事,你就能再攀高峰。

心理学确定了24种个性优势,包括好奇、正直,到善良、公正、谦逊、乐观等等,并提出个性优势和美德的综合指数,你可以搜索参考。另一个了解自己优势的简单方法,是咨询比较熟悉你的人,请他们来描述最佳状态时候你。

无论你如何了解自己的优势,你都可以从中提取很多高峰状态的关键信息,然后更加频繁地应用你的优势,从而重塑你的工作或日常生活。研究表明,了解和应用自己优势所产生的积极情绪提升,是明显而持久的。

方法8:联结他人

没有人能孤立地实现全部潜力,你必须与其他人建立信赖关系,每天花更多的时间与亲友待在一起。事实上,良好社会关系之间的纽带十分强大和稳定,可谓积极情绪的的必要条件。

研究表明,与他人在一起是增加积极情绪的可靠方法。即使你不认识、不熟悉身边的人,只要你与他人在一起,就能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

因此,请每天都与联结他人。当你和别人在一起时,即使你只是假装外向,表现得大胆、健谈、充满活力、积极主动和自信,你也可以从人际交流中吸取更多的积极情绪。你并非必须天生外向或假装外向,你只需要培养对他人的关爱、培养自己的温和性情与同理心,就会从他人际交往中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当你和别人在一起时,你微笑更多、欢笑更多、享受更多的积极情绪,就能建立更深入、更令人满意的联系。

方法9:享受自然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同样重要,因此提高你的积极情绪的另一种简单方法就是到外面去。

天气对情绪的影响非常直接。如果你一直生活在阳光明媚的地方,成都会让你发现非常不同的心境。在云南,几乎每天都彩云飘飘,你常常觉得云朵触手可及。好天气确实能改善心情。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户外时间非常有限,与天气的直接接触几乎完全隔绝了,所以似乎天气对情绪的影响不大。但实验表明,在好天气里只要在户外待20分钟以上,就能表现出积极情绪的增长,并具有更广阔和开放的思维,事实上是让你更聪明。

当你沉浸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吸引着你,让你的注意力不断扩展和丰富,从而带来更多的积极情绪,并让你在大自然中具有疗愈和恢复能力。

方法10:开放内心

积极情绪会自然而然地打开你的思维,它和开放性相辅相成、相互触发并彼此强化。这种双向联系意味着,为了提高积极情绪,你应该保持开放性。保持开放,积极情绪就会随之而来。

保持开放并非易事,对中国人尤其如此。你需要一些方法来突破思维局限。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可能越来越固执,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非常“爱惜”,但你必须时时意识到,你很可能并不正确、甚至完全错误。另外,通过冥想静候来提升觉知力,也是突破自我、提升开放性的方法,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小结

关于积极情绪的这部分内容,属于积极心理学。为了不致又臭又长,我采用了较小的篇幅。如果你对积极心理学有兴趣,可以找些资料来学习,也可以后台留言给我。

积极心理学是一个年轻的领域,但它不是鸡汤或成功学,它像所有科学一样带有质疑的禀性,基于数据寻找证据,而不是凭借“高人”的顿悟或纯粹的奇思异想。

【情绪管理】积极情绪的10种形式

有10种形式的积极情绪: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有趣、激励、敬佩、爱。

在10种积极情绪中,并没有包含“快乐”。快乐的含义很模糊,太过常见,亦被过度使用,所以我不想用这个词。“快乐”可以指代由衷的积极情绪(“你的微笑让我感到快乐”) ,可以用来描述人的个性(“他是个快乐的家伙”),或者用来表达最终的生活目标(“我只想快乐”),甚至只是简单的接受(“能帮到你我很快乐”)。

类似地,身体上的快感,如吃美食、在柔软温暖的绒被中享受睡眠、性刺激等,并不是积极情绪。身体快感可能是你想要拥有的感觉,但它受限于特定场景,例如:你在武汉的夏天热不可耐时才觉得冷水浴是令人愉悦的,但在哈尔滨的冬天你不会喜欢冷水浴;你饥饿时什么东西都可口,但你吃饱之后,同样的食物就不那么美味。

身体快感和积极情绪都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影响着你的头脑。实际上,身体快感更接近于消极情绪,而不是积极情绪。它会让你的目光局限在你渴望的事物,仅能帮助你满足临时的生存需要。当然身体快感与消极情绪并不相同,因为它将你引向某些情境,获得定向和即时的心理报偿。

当然,身体快感与积极情绪的区别有时很难分辨,它们常常同时出现。例如:你为你准备美餐感到自豪,在温暖舒缓的沐浴中找到宁静,享受性爱时感受到不可抑制的爱。以长远来看,积极情绪要比身体快感重要得多。

在一定程度上,你已经很熟悉10种积极情绪,因为它们就在你的生活细节之中。不过,你可能并不知道它们的全部美妙之处,你也没有像科学家们那样考虑每种情绪,而最重要的是,你可能没有在积极情绪进入你心灵的时候,欣赏生活中的彼时彼刻。

学会协调自己的积极情绪,就意味着你要超越“快乐”、“美好”这样千篇一律的简单词语,更准确地命名情绪状态。你当然不用过于严肃谨慎,你应该更关注启动那些情绪的感受,而不必关注情绪标签本身。

1

喜悦

你的环境是熟悉而安全的,一切都按照预定的方式发展,甚至比你期待的更好,并不要求你付出太多努力——这都是引发喜悦的条件。

比如:你是一名孕妇,在充满呵护的环境中待产,最爱你、最支持你环绕着你,那么,抱起新生宝贝的那一刻,也许是你生命中充满最多喜悦的时刻了。

喜悦当然还有许多其他来源:同事刚刚为你举办了意外惊喜的生日聚会;你打开信件,发现老板给你不曾想到的奖励;你在外面和朋友吃晚饭,为他们的友好陪伴感到高兴。

喜悦的感觉既明亮又轻松,让周围的世界看起来更生动。你会脚步轻快,你的脸被微笑照亮,散发着内在的光芒。你会想要接纳一切。你会觉得社会活动非常有趣,你很想参与进去。

2

感激

这样的时候,你会充满感激:邻居在你焦头烂额时主动提出愿意陪你孩子玩一下午;职场长者温和地提出建议,帮你将职业生涯调整到正确的方向;商店售货员在你退换商品时,表现得十分友善;一场大雪之后,你门前的道路被人清扫得干干净净。

给你带来巨大益处、让你感到感激的,也许不是某个具体的人,例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拥有健康的身体,拥有安全舒适的住所。任何时候,当你赞赏那些像可贵的礼物一样来到你身边的事物时,感激就出现了。感激能打开你的心灵,并让你愿意做一些好事作为回报。

不过,感激有一个邪恶的双胞胎:亏欠。如果你觉得你必须报答某人,那么你就不是在体验感激、而是在体验亏欠了——这往往令人明显地感到不快。

亏欠往往是以吝惜的方式做出回报,感激毫不吝惜地、充满创意地给予回馈。感激是交织着喜悦和由衷赞赏的愉悦体验。而且,感激并不是礼貌,并不是你教给孩子的那些礼节。感激不是漫不经心的举止、投桃报李的互惠,真正的感激是由衷的和自发的。

3

宁静

和喜悦一样,宁静是当你的环境安全而熟悉、自身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的时候出现的。

与喜悦不同的是,宁静要低调得多:当你舒出长长的一口气,感到目前状况是如此舒服和顺畅;当你经过辛苦的一天劳作,躺在你的花园里的吊床上小憩;当明媚的早晨,你在沙滩上散步,大海的声音撞击脑海、凉爽的微风轻触肌肤;当你捧着一本好书蜷缩在沙发上,腿上趴着一只温暖的猫咪,身边放着一杯你最爱的清茶;当你做瑜伽时沉浸在完全的放松之中……

宁静让你安静下来、沉浸到里面。这是一种聚精会神的状态,你品味当前的感觉,希望它更彻底、更频繁地融入你的生活。

宁静就像夕阳余晖,往往紧接着喜悦、自豪等其他积极情绪而来。就像你取得一项工作成绩,兴高采烈之后钻进汽车,你带着微笑长抒一口气:“我爱这一切!”

4

兴趣

某些新颖的、奇怪的事物吸引了你的注意,你想去探索可能性、神秘性——这就是兴趣。不同于喜悦和宁静,兴趣需要你更多关注和努力。你不由自主去探索,沉浸在你正在接触的事物当中。

兴趣的来源无所不在:当你在树林中看见一条新路,你就想找出它通向哪里;当你发现了一些新挑战能够提升你的能力,无论是烹饪、桥牌、还是舞蹈,你都会乐此不疲投入其中;当你发现一本迷人的新书,你就会废寢忘食地去阅读……

当你对什么东西感兴趣时,你会感到心胸无比开阔,你会觉得人生充满生机。你感觉你的视野正在扩大、你的能力正在增强。兴趣具有强烈的牵引力,召唤着你去探索新事物、接纳新观点、了解新世界。

5

希望

大多数积极情绪都在你感到安全和满足时出现,但希望却是例外。希望在境况紧迫时发挥作用:情况对你不利,事情的发展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希望,正是在事情看来即将无望、甚至绝望时产生:你在一次重要考试中失手;你刚刚获知你被公司开除;体检发现你的乳房有一个肿块。希望,产生于这种绝望情境:“害怕最糟的,渴望更好的。”

在希望的深处,是相信事情能够好转。无论目前多么糟糕、多么不确定,事情都可以变得更好,可能性总是存在的。希望支撑着你,让你免于在绝望中崩溃。它激励你发掘你自己的能力和创造力,去扭转局面、去规划更美好的未来。

希望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生物的关键因素之一。人类能够设想自己的未来、能够预见可能的灾难。如果没有希望,你可能会停滞在绝望之中。怀着希望,人类才会充满活力,尽一切努力来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美好的人生。

6

自豪

自豪是与羞愧和内疚相反的情绪。当你觉得应该为某件坏事负责时,羞愧和内疚会占据你的感受;当你觉得需要为某些好事负责时,你会觉得自豪。

自豪可能过头:骄傲让你冲昏了头脑,因为骄兵必败;如果任其泛滥,自豪可能会变成骄傲自大。但针对具体的情境、带着恰当的谦逊时,自豪显然是一种积极的情绪。

自豪源于成就:你投入了努力,取得了成功;你重新设计了卧室,你很得意装修效果;是当你在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绩效;你考试成绩相当不错;你的帮助和指导对朋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行为被人重视,所以社会上重视的成就才会让人自豪。你在自己值得称赞时感到自豪、在受责备时感到内疚——除非你是一个反社会的家伙。自豪让你乐于分享你的成就,通过语言(“嘿,看我多厉害”)和姿态(直立、头部稍向后仰、面带微笑、手放在臀部或举起双臂)。

自豪的情绪点燃你取得更大成就的梦想:既然我能做到这个,也许我可以做得更多——开办自己的公司;重新设计客厅;赢得奖学金;获得升职;产生世界性影响力。实验也证明,当人感到自豪时,更有可能完成艰巨的任务。

7

有趣

有生活中,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让你发笑:朋友品尝了你最新的菜式,做了个有趣的鬼脸;孩子与你分享她最近喜欢的笑话;同事针对浪费时间的会议开玩笑。

有趣是社会性的。你有时也会独自发笑,但那一种苍白的“独奏”。事实上,笑如同呵欠一样具有高度感染性。

有趣只发生在安全的情况下,而不会发生在危险或威胁性的情境。朋友因为生病咳嗽而面部扭曲,邻居的玩笑话侵犯你的隐私,你并不会觉得有趣。

有趣是娱乐性的,它让你抑制不住想笑,并与他人分享你的快乐。分享的笑声表明你是安全和轻松的,并且你想与他人建立轻松快乐的连接。

8

激励

目睹人性的美好,能够启发和激励你:你看到忙碌的同事耐心地帮助迷路的老人;你看见运动员打完一场完美流畅的比赛;你阅读一部直指灵魂深处的作品;你目睹你的女神完成她最擅长的表演。

激励能让你集中注意力、温暖你的内心,并吸引你进入更佳状态。激励不只是感觉良好,它让你想去表达什么是好的,并亲自去做那些好事。激励让你努力做到最好,帮你达到更高的境界。

与其他积极情绪一样,激励也有一个邪恶的“双胞胎”嫉妒或怨恨。当你看见别人的卓越成就、并产生消极反应时,你就会嫉妒或怨恨。你会大发牢骚,嘲笑和诋毁别人,或者因为自己不能那么出色而痛贬自己。你将自己与更杰出的人相比时,有时会变得气馁和自卑。

以积极还是消极的情绪来反应他人的卓越,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你愿意开放还是封闭?你希望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

9

敬佩

如果你邂逅伟大的善行,你可能感觉渺小和谦卑,你由衷敬佩、彻底被征服,一时间动弹不得,甚至感觉自己属于伟大的一部分。

有时,你敬佩大自然,惊叹于大峡谷的夕阳,感叹海浪拍击和冲蚀海边岩石峭壁的力量;有时,你敬佩人性,例如你看见阿姆斯特朗迈出他在月球上的第一步,或者你参观巴黎圣母院,站在玫瑰花窗耀眼的光辉下,你的内心被久久激荡。

同样地,敬佩有时与消极情绪非常接近。当你目睹台风和洪水的危害时,敬佩与恐惧是搀杂在一起的。敬佩也可能在情感上将你与具有超凡魅力的强势领导人物结合在一起,把他们看作天神一般。

10

爱是多姿多彩的,它包括上述所有积极情绪。当这些良好的感觉与安全的亲密关系相连时,你的内心荡漾着,这就是爱。在早期阶段,你被强烈吸引,你对某人的一言一行产生浓厚的兴趣,你们一起分享、一起欢笑;随着关系的建立,它带来巨大的喜悦、也许超出你的期望,你们开始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梦想;随着关系更加稳固,你沉浸在相爱的安全感中,你享受着温馨的宁静。你感激你的挚爱为生活所带来的喜悦;你为他的成就感到自豪,就像成就是你自己取得的;你被他良好的品质所激励;你可能敬佩使你俩走到一起的宇宙力量。

每一个这样的时刻,都可以描述为爱的瞬间。因此,爱是人们感觉最常见的积极情绪,你可以更好地欣赏它的多个侧面。如果你善于分解和仔细认知你的爱,就能够提升你爱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将它作为你与配偶、子女、父母或兄弟姐妹关系的简单描述。

爱具有独特的非语言表现,你会全身心地信赖所爱的人。爱也改变了身体里的化学反应,它提高了催产素和黄体酮水平,这都是与终身牵绊、信任以及亲密的直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