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用户训练成“听话的小狗” || 《梁宁·产品思维30讲》学习笔记(6)

1
利用用户的阈下意识

研究表明,人看到喜欢的东西之后,形成的购买冲动只能持续76秒。所以,如果你不能在76秒钟让用户完成有效的购买,他的冲动就会消失。

这并不残酷:76秒已经很久了。其实,你精心设计的页面,用户根本不去阅读,只是扫一眼;你若是性能差了一点点,用户就会转身而去——你不得不相信“1秒定律”。

不过老话说了,买的没有卖的精,你还是有办法“对付”用户。比如,你可以利用用户的阈下意识。

阈下意识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以视觉为例,你的眼睛就是一个光接收器:出现了光,视神经感受到光的亮度,接收了光信号,然后大脑意识到光线和色彩,你就看见东西了。

在你看见东西的过程中,有两个实际存在、但你却不知道的事实:当亮度逐渐调暗,暗到某一个水平时,你就看不到了(这个临界点就是“阈”),但你的阈下意识可以感受到。另外,当画面变化速度超过每秒24帧时,你就觉得画面是连续的(这就是电影的原理),在两帧之间的空隙你是看不到的,但你的阈下意识是可以感受到的。

有人在电影院做过实验。在6周时间内,在阈下意识的作用下,看过电影的45000位观众让爆米花的销售量增加了58%、可乐的销售量增加了18%。实验方式很简单:每隔五秒钟,在电影中穿插播放一个长度为三毫秒的广告,内容只是“吃爆米花、喝口可乐”几个字,观众肉眼看不到,阈下意识却能感受到。

据说,乐之饼干的表面隐藏着一个SEX的字样,肉眼看不到,但阈下意识可以感受到。这样让乐之饼干更招人喜欢,而且男女通吃。

据说,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时,戈尔提出一个医疗改革方案,布什就做一个评价该方案的竞选广告,但凡涉及到戈尔方案时,广告中就会偷偷闪烁出“胡说八道”的字样。这个广告在美国的33个州播放了4400次,后来被戈尔团队发现,将之公之于众,最后停播。选民的阈下意识,是否影响了选举的结果?

已有证据证明,针对阈下意识的“隐形广告”会影响人的意识系统,虽不至于直接产生购买行为,但所生成的情绪一旦遇到更明显的刺激,比如闻到爆米花的味道,消费动机就会立刻产生,用户的消费行为也很可能会发生。

 

2
利用用户的冲动基因

假定你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桌上放着500元钱,然后给你两个选项:

  1. 你扔一次硬币,如果扔出来是正面,你就把500元钱拿走,但如果扔出来的是反面,你一分钱都拿不到;

  2. 你不用扔硬币,直接拿走250元钱。

你会选哪个?

实验表明,80%的人会选择放弃扔硬币,安稳地“当个250”。另外两成的人,会选择扔硬币搏一下。

事实上,“250”和“非250”是两种基因不同的人。“250”是正常人,不容易产生冲动,想事情的方式就是稳稳当当赚到250元,再想用50%概率去赚另外250元值不值。“非250”则不这么想,他内心有着抑制不住的冲动,愿意去追求潜在的500块钱,在他看来,50%已经是很大的机会。

研究表明,“非250”是天生有冲动基因的家伙

当你做喜欢的事时,你的身体里面会分泌多巴胺,这玩意就是让你感觉爽的物质,会让你看世界杯时哈哈大笑、吃美味大餐时兴高采烈。当你感到爽时,多巴胺分泌刚好合适,你就会感到充满活力、健康快乐、很有干劲。

但上帝不会让你过于爽。当你体内分泌多巴胺时,同时会分泌一种平衡物质,防止多巴胺分泌过多。不同的人平衡点并不相同,其高低取决于基因的差异。影响这个平衡点水平的基因,叫做“D4基因”大约有20%的人在D4基因上发生突变,而D4基因突变就会改变人分泌平衡物质的机制,也会改变人对于新鲜感的判断,结果就造成,“非250”的冲动水平会大不相同。所以,“D4基因”也称为“新鲜感基因”。

 

3
利用用户的自我感觉良好

在日常生活中,你总能发现那么些人,明明水平很一般,却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你只能摇摇头说,他们自视过高,无知者无畏。

这很有意思: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自我评价过高;而能力较高的人,则会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这种现象,叫做“达克效应”。

自我评价,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基本判断,是每个人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的基础。同时,因为对自己的认识不同,也会影响一个人怎样对待他人的批评和意见。能力较低的人,“调用”所掌握的自我信息去评判自己和他人时,因为对自己的真正能力缺乏信息,境界和视野不够,他不容易了解比其能力强的人,看不到别人厉害的地方,所以容易觉得自己很牛,从而产生盲目自信。

相反地,能力强的人,他更容易“知道自己不知道”,他能够看到自己身边高手如云,从而对自己评价偏低。(在这个意义上,女生属于“能力强的人”,她在逛街买衣服时,更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对自己和服装更挑剔——因为春熙路实在是美女如云啊。)

达克效应无处不在,其实它存在于每个人身上。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比老板更优秀?你甚至觉得,和老板的老板相比,你也不比他差多少?不管你能力高下,你总有相对低能的领域,你在这些领域里反而容易凸现出过分的自信——这也是网上流行喷子和杠精的原因。

同样地,你的用户总觉得,你的产品实在不咋的,换成是他,他能比你做得好太多了。

4
将用户训练成“听话的小狗”

做产品,本质上是开发用户。残酷一点说,开发用户,就要充分利用人性的弱点。

你应该致力于将用户训练成“听话的小狗”。“听话的小狗”是你的脑残粉,而1个脑残粉等于10个铁粉,1个铁粉等于10个粉丝,1个粉丝等于10个用户。

怎样得到一只听话的小狗?梁宁教你:首先,你要给小狗准备一个垫子。刚一开始,它什么都不懂,在屋子里随处小便,这时你就要严厉呵斥。很偶然地,小狗做对了动作,尿在了垫子上,你就要立刻奖励、反馈——抚摸它、夸奖它、给它好吃的。然后,重复、重复、不断地重复,最后你就能得到一只在垫子上尿尿的小狗了。

这个过程,分为五个步骤:

一、确定目标。你告诉小狗,不能随便尿尿,只能尿在垫子上。同样地,你告诉用户他的目标是什么、要树立一个什么样的观念。

 二、建立恐惧的边界。你需要让小狗知道,如果它没有做被希望的事情,就会被呵斥、惩罚。这时小狗就会建立恐惧,知道自己的行为边界。

三、放入清晰的标的。正确的动作只有一个,就是在垫子上尿尿。

四、给予红利。小狗尿在垫子上就被奖励,听话的孩子就有糖吃。然后,它就逐渐产生路径依赖。

五、不断重复。重复是动作的关键,重复还可以树立榜样。

于是,小狗就会产生正确的行为,尿尿只尿在垫子上,因为不尿在垫子上就会被惩罚。

当你的用户,在你的严格训练下,成为你“听话的小狗”,他岂能不成为你期望的角色?

 

用户需求,它到底躲在哪里? || 《梁宁·产品思维30讲》学习笔记(5)

 

1
为什么需求注定要变

早在十几年前,我就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用户需求注定是要变化的。

用户为 什么那么讨厌,他的需求为什么变来变去?究竟为什么?

首先,用户是普通人,他不会有什么思考框架,知道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感受和体验,所以他的表达注定是混沌的、没条理的。当你去调研用户需求时,用户可能会讲观察、讲感受、讲评判、讲需要,或者讲自己的请求和愿望,甚至直接讲他的故事,他就是讲不出自己的需求。

亨利·福特说,当你去问用户的需求,他会告诉你他需要一辆更快的马车。他没有可能讲出来他需要汽车。

研究表明,如果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座冰山,那么有意识的活动仅仅是冰山浮出浮出海面的小小冰尖,水面以下的潜意识活动多达95%,而这很可能是极保守的估计。

另一方面,沟通学告诉我们,至少有80%的人类交流是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的,90%以上的情感信息都是由非语言手段来表达和传递的,所以当你演讲时,你的演讲内容仅占影响演讲效果的因素的7%,怎么讲比讲什么重要得多。

这决定了,用户是讲不出自己的需求的,即使他振振有词宣称他对自己的需求清楚得很。因此,他头一天告诉你的需求,晚上睡一觉,他第二天就可能会修改他的说法,说头一天没表达清楚——其实他是不清楚自己的需求。

其次,即使用户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他能够一定程度上描述自己的需求,他也只能清楚他个人的想法,他只是一个个体而不是一种角色,他无论如何说不清用户的整体性需求。

如果产品是面向企业客户的,这种现象就更加突出。比邻而坐的两名会计,你以为他们的角色一模一样,他们的需求也应该是相同的,但你如果去调研他们,你会发现他们的表述可能完全不同——即使工作岗位对他们的要求完全相同,受限于背景、技能和专业水平,他们即使需求真的相同,表达出来也可能并不一致。

何况,一个具体的用户,他不仅有平级的相同或类似角色,他还有平级的并不类似甚至非常不同的角色(例如其他部门的用户),更有能够强烈干预和影响他的上级——在企业应用中,“以领导为中心”是常见的现实,莫说领导角色的需求确实不同,就算领导只是轻轻说句话,这名用户的“需求”能够不发生变化吗?

其实,企业就像一头大象,每个站在局部的人,不管他是董事长还是普通员工,他都最多只能局部地感受自己的痛点,而无法描述自己的需求,更遑论总结提炼企业的全局性需求。

第三,今天是一个剧变的时代,各行各业每天都在发生迅猛的变化,这是需求注定要发生变化的基础。

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今天很重要的关键业务,明天有可能被企业消弱甚至放弃,今天玩命开拓的新兴业务,明天可能是企业的营收支柱。过去,以客户为中心停留在口头和标语中;今天,企业需要打造用户体验驱动的业务能力。业务优化成为必须,业务创新成为常态。万事皆变,唯变化不变,你怎能要求用户的需求不变!

更不要说现实原因:在企业领导出现变化、企业实行组织机构重组、企业发生兼并或收购等等巨变的重大结点上,你莫要说用户需求变化,你原本好好的用户和客户都有可能突然“翻脸”。其实这并不是世态炎凉啊,李局长走了,来了张CEO,你的用户难道不应该按照张CEO的要求,重新描述他的需求吗!

最后,用户需求需要翻译的。你不懂你用户的行业和业务,他不管能不能说出自己的需求,你可能事实上是听不懂的——并不是认识所有的字,就代表你理解那些字的含义。更致命的是,如果你开发的是科技产品,你会发现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永远都是“鸡同鸭讲”,因为他们使用不同的语言。

谁应该更懂用户的需求?其实并不是用户所在的企业。这便是企业领导经常发动大量业务人员参与项目开发,花半年、十个月时间封闭进行需求分析,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试想,是汽车制造商对汽车懂得更多,还是汽车司机?

很不幸,目前科技公司往往只懂科技,人员多数是程序员,真的很少人能理解企业客户的业务。这更进一步加剧了用户需求必须翻译的理由。

总之,用户需求注定是要变化的,那些指望靠用户签字把用户需求”锁住”的作法,禁锢的其实是自己,无异于自取灭亡。唯有认识到变化是永远不变的,采取敏捷式滚动开发,才能真正与用户需求同步“动态”调整。

 

2
为什么瑞士军刀毫无用处

 

打个比方:有一只小怪兽疯狂咬住了大象的后腿,后腿神经会感觉到“哇,好痛”,但是后腿没有办法拿掉小怪兽。大脑会感觉到后腿很痛,大脑可以指挥尾巴甩动,试图去驱赶小怪兽,然而小怪兽并不害怕尾巴。这时候,只有站在大象旁边才能观察明白,要拿掉小怪兽,只有请大象忍住一时,用大刀砍死小怪兽,或另一头大象用牙刺死小怪兽。

任何一家企业,即使规模不大,它也比一头大象复杂得多。所以,企业客户里面的用户说不出自己的需求,那实在是太正常不过。通常的状况大抵是:

  • 用户A描述完他的“需求”,回到家睡一觉,第二天想想,昨天的描述不太准确,得重新说一说;
  • 用户B和A位置不同,对于同一项“需求”,他的理解和A不同,因此他的描述一定是有差异的;
  • 还没等A和B达成一致,你去调研他们的领导,领导可能会说,他们屁股决定脑袋,真正的“需求”不是那样的;
  • 就算领导和A、 B等干系人全都同意了,并且“书面画押”了,只要业务或人员发生变化,“需求”注定又要调整;
  • 于是人们说,需求基线很重要,变更管理很重要。没错,很重要,一直重要到,需求失控,最后交付的,与当初描述的“需求”,已经天壤之别。

这些“常规状况”背后的事实是:客户描述的“需求”,并不是真正的需求(所以在需求二字加上引号);用户能够描述的,顶多是其具体位置上的明确痛点,而用户痛点是能够沿着企业的决策链传递的;所谓需求分析,首先是梳理用户的疼痛链,然后是找到解决用户疼痛链的解决方案。

再打个比方:用户说他的需求是一把刀,经过需求分析和系统开发之后,交付的产品是没有实用价值的纪念版瑞士军刀。

何以至此?当所有的需求都是“需求”,当需求分析变成“需求”叠加,没有任何人、任何系统能够满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飘渺需求。

怎样真实有效地把控企业的需求?很简单:把企业还原成“大象”。要看清楚一头大象,你不能仅靠大象自己,也不能离大象太近。你得离远一点观察,离远一点才能看清大象。

因此,把控企业“大象”的需求,你无法依靠内部人员——他们的主要责任是承担日常工作,并描述自己的痛点;你需要信任离企业较远、但又不太远的外部人员——只有他们才拥有全局视角和切换视角的能力,只有他们才能通过企业传递的痛苦链中分析企业的真正需求。

 

3
为什么潜意识支配了你

 

梁宁在她的课上讲了两个小故事。

说:有个漂亮女孩,本来是销售,申请转行做产品经理。于是她拿着产品的交互稿,去跟几个抽样用户做一次用户调研。在沟通现场,用户乱糟糟地发言,女孩越听越乱,终于忍不住了,说:“要不还是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产品的想法吧。”于是她施展说服功夫,把所有人都说服了。所有用户都说产品很好。

说:Sony准备推出一款音箱,就召集了一些潜在用户来讨论,问他们这个产品应该是黑色还是黄色。所有的用户都说,黄色好!会议结束用户离开时,被告知可以免费带走一个音箱。结果,每个人都挑了黑色的音箱。

用户为什么口是心非?用户为什么说不清自己的需求?

当你召集一个需求调研会,用户就会按照他的角色要求、会议场景和认知判断,选择性地说些“正确的话”。比如,如果会场上有用户的领导,用户的表达就会不同;或者如果领导是调研对象,会场上有他的下属,他的表达就会不同。就算你是一对一调研用户,他在办公室对你讲的,和他在饭桌上对你讲的,也会不同。

所以,你不能被用户基于角色要求而说出的言辞所迷惑,你必须学会去体会用户的情绪与潜意识,看到他潜意识中的真实选择。

潜意识从何而来?来自于天长日久的洗脑。

现实很残酷:每个人都在不停地被洗脑。

在你童年的时候,年纪小、不懂事,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判断能力,你的父母、你的老师,以及各种社会信息,都会千方百计将他们的观念植入你的潜意识,成为你内在感知、本能情绪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当你和朋友聊天,他对某个热点新闻的评论你不同意,你会不会不自觉地说,这事“要辩证地看”?你有没有想过,“辩证”是什么意思,它是从什么时候跑到你脑子里的。“一分为二”同理。

另一种洗脑,是一个看上去很玄的词——催眠。[“催眠”一词来德语,本意是“绕过防御”,让中国人给译错了。]

所以,催眠,就是绕过防御。

微笑是一种催眠,因为它会让你放下防御。

重复,是非常重要的催眠,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催眠方法。你看:

  • “催眠大师”雷军招聘时,和人一谈就是8小时、10小时的。他在干吗?他在使用催眠策略。在高强度的疲劳战术下,对方难免意识松懈,在松懈的瞬间,雷军反复重复的想法就被植入他的潜意识中。
  •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你听过成千上万遍,能说会背吧?当你给人买礼品而不知所措时,你会不会想起脑白金还不错。
  • 腾讯人有腾讯人的特征,阿里人有阿里人的样子,如果遇到IBM的人,你简直不需要介绍就能猜到他来自“18M”。为什么?同一个单位、同一种场景,你被反复灌输一些观念,其实就是被共同催眠,形成了相似的观念和共同的样子。

所以你能够理解,为什么很多假话人人都不相信,却人人都在讲吧?重复、重复、重复,不断地重复,你就被催眠了。在催眠的反复作用下,你就会觉得诸葛亮聪明绝顶,尽管司马懿是赢家,你会觉得清朝愚昧无比,怎么也不会相信慈禧居然是金融大家。

 

4
为什么要让用户放下防御

 

什么是防御?

梁宁说,意识即防御。

所有的思考,都会让人产生顾虑。你让用户思考,就是让用户戒备。如果你的产品让产品启动防御,用户就不会使用你的产品。因为产品不是人,它没有表情、没有声音、无法向用户哀求,甚至不能让用户多注视一会儿。

用户本来很懒,他愿意用潜意识解决问题,而不用动脑思考。你的产品如果引发用户启动意识、让他思考,那你就是在推开用户,让他离开你的产品。所有让用户思考、琢磨的产品,都是给自己抬高门槛,降低转化率。

一个产品要做到的,就是迎合用户潜意识下的选择。优秀的产品经理,会躲在网络背后,根据数据看到用户在独处时、在没有压力的状况下,潜意识流露而做出的自然选择。他们对用户的行为不评判、不教育,最多就是柔性地引导,多数时候只是默默响应和持续地服务。

烟酒营销大师李克说,包装的经验就一条:规模感。虽然是烟草新品,包装却一定要让用户觉得很熟悉。 熟悉就会在潜意识里产生安全感,就不会触发防御。

这也是扎克伯格、马化腾和张小龙这三个“社交恐惧症”,却做出了全球最受欢迎的社交产品的原因。不爱社交,就是不愿意突破别人的防御,所以他们最能体悟不去打扰用户、让他们自然互动的真相。

为什么在你恐惧时,英雄却勃然大怒? || 《梁宁·产品思维30讲》学习笔记(4)

1
人总有需求

人生在世,总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佛法以其一以贯之的高度概括,认为人生的需求无非贪、嗔、痴,而真正能够满足需求的方法则是戒、定、慧。

在世人看来,佛法有点过份,它的态度是很多需求都是过度的欲望,应该去戒除而不是满足它。《圣经》采用了类似的态度,它把人最本质的需求称为“七宗罪”:淫欲、懒惰、贪婪、饕餮、傲慢、暴怒和妒忌。

我很讨厌人生而有罪的说法,人若是没有欲望,人也就生而无趣了。还是马斯洛分析得好,他的需求层次理论相当精准地概括了人的需求。

但马斯洛的方法太不具实操性。当代学者史蒂芬·瑞斯(Steven Reise)发展了他的学说,撰写了《我是谁》一书,提炼出成就人生的16种基本欲望。

在16种欲望中,你经过评估,便能发现哪些欲望是强的、哪些欲望是弱的。然后你就能明白,为什么狗狗会偷偷把袜子藏起来,为什么儿童和大象会让你软弱,为什么秘书会恐高,为什么你同某些人老是鸡同鸭讲。利用这个工具,你可以更好地追求幸福、更好地打造亲密关系、更好地处理家庭关系,你也有能力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工作成为娱乐,甚至于,你能够懂得如何用运动来满足欲望,如何从根本上探索人类的灵性。

《我是谁》这本书,推荐你读。[基于它,我开发了评估工具和培训课程。]

我根据需求理论、结合产品开发实践,总结了9种人性需求。

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2
当需求被满足

当你的需求被满足,你就会感到愉悦

人和动物的本能是生存,所以驱动ta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动物的生存条件被满足,比如一只虫子、一只鸟、一只猫,温度、湿度适宜,有充足的食物,它就会愉悦。

人类不仅有作为动物的生存,更需要满足社会化的生存。也就是说,人作为动物活着并不够,还需要在社会关系中被确认。

比如:吃得好、穿得美、住得舒适,你会愉悦。

比如:读喜欢的书、看很棒的电影,你会愉悦。

比如:感受到别人的善意,感觉自己被理解、被接纳、被尊重,你会愉悦。

所以,你的需求被满足,这种感觉叫愉悦。

一种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间被满足了,这种感觉叫

就像玩俄罗斯方块的游戏吧,下来一个需要的形状,消掉一行、消掉两行,伴随着消除的音乐,这种感觉是愉悦;你摞了很高,就等一个四格的长条,越等越危险、越等越焦灼,突然长条下来了,四行一下全消掉了,这种感觉就是爽。

反过来,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感觉,就叫不爽

比如:一只虫子,本来温度适宜,过得很舒服,突然温度大幅提升,它就会瞬间不爽。

比如:你本来好好地上着班,突然之间你被fire了,你的满足状态被剥夺了,你就非常不爽。

人类用了一堆词,来形容不爽的感觉:生气、烦躁、痛苦、厌倦、悲伤、烦恼、茫然等等。本质上,这些不爽的感觉,都是某个需求没有被满足。

你做一款产品,就是通过产品来建立与人的关系,本质就是用户的需求是否通过你的服务得到了满足。

做产品、用产品,有没有被满足的感觉?你基本可以凭此判断,这是个非常好的产品,还是一个勉强的产品。

类似地,当你也一个人相处,对方是否懂得你的满足与不爽,你是否懂得对方的满足与不爽,就决定了你们的关系是和谐还是勉强。

其实,你可以用“满足”、“愉悦”、“不爽”这三个词来探索你自己,发现你的天分密码。

为什么人和人那么不同?你照着PPT练习3次,你就会痛苦,而乔布斯对着PPT彩排100次,依然乐此不疲。你打扫卫生很痛苦,而有人打扫房间不厌其烦,很有成就感。有的人长得漂亮、身体协调、唱歌好听、智商高,你却没有这些天赋。

道理很简单:你对某些事情感到愉悦,它持续带给你满足感,你就愿意一直花时间在这里,慢慢地,你就从业余爱好者,变成了与众不同的专家。这就是1万小时理论的原理,因为持续的满足和愉悦,才能支撑你持续投入1万小时。

如果你投入了1万小时,并且具有敏感、不能忍、有动手优化的能力三个特性,你就会在你的领域中成为杰出的人。

为什么乔布斯乐意把一个图标、一个PPT改1百次、1万次?因为他能敏感地发现颜色的细微差异、大小的微小区别,他极为不爽,他无法忍受,所以他必须改来改去,冲同事大发脾气——他必须优化到能够满足他、让他愉悦的程度。

 

3
当边界被侵犯

 

当你的边界被侵犯,你的感受叫做愤怒。

比如:一只猫用尿液划定了自己的领域,如果跑进另一只猫,它的边界被侵犯,这猫就会愤怒。

比如:职场上,一个人去抢另一个人的工作,就是侵犯边界。

比如:两个女的,开车刮蹭,不一定愤怒;但如果对方坐她老公大腿上,这个女的肯定就愤怒了,因为边界被侵犯。

什么是恐惧?

一只猫在自己的领域里,来了另外一只猫,边界被侵犯,这只猫就会愤怒。但如果来的不是另外一只猫,而是一只老虎,猫就不愤怒了,它会恐惧。

几个人要来拆你家房子,你可能是愤怒。但如果龙卷风来了,你就不愤怒了,你就恐惧了。

所以,因为个体不同、对侵犯者的体量判断不同,有时体现为愤怒,有时体现为恐惧。不同的人,愤怒和恐惧的点并不一样。

比如:有人侵犯你,被偷、被抢、被打,有人呈现愤怒,有人呈现恐惧。

比如:在普通人感到恐惧时,英雄会体现为愤怒。电影《勇敢的心》里的华莱士,面对苏格兰统治者的残酷,99%的人都恐惧了,而他却十分愤怒,所以他是英雄。

本质上,愤怒是一种恐惧。

焦虑也是一种恐惧,它来自对恐惧的想象。因为是想象,内心无从逃避,成为一种持续的恐惧,于是内化为焦虑。

羞耻感也是一种恐惧,它来自对社会评论的恐惧。

那么,恐惧到底是什么?

一、恐惧是边界

看到火,你就不会伸手,因为恐惧;看到风高浪大,你就不会出海,因为恐惧。可见,恐惧会困住一个人的手脚。

当你努力地说服别人,去做一件你觉得非常正确的事,而对方却无动于衷,不是他没听进你的道理,而是他内心有恐惧。

因此,看到一个人的恐惧,你基本上就知道他的边界在哪里。

二、恐惧是动力

如果说,愉悦和满足是一种动力,能支撑一个人在一个领域投入1万小时,那么,恐惧也是一种动力,甚至比愉悦的动力更强大、更强劲。

当你看到一个人兢兢业业,完全忽略自己的身体感受和家庭体验,一切工作为核心,彻底忘我,他可能是乐在其中,但很多时候,他可能是因为恐惧。

三、恐惧是痛点

人们在生活中确实有很多难受,诸如生气、烦躁、不爽、痛苦、厌倦、悲伤、烦恼、茫然等等,但难受不是真正的痛点。

恐惧才是痛点。每个人的痛点,都是他的恐惧。

人们会为了解决恐惧,毫不犹豫地花钱。中国的医疗和教育是最大的市场,为什么?对生存的恐惧。医美产品比普通化妆品贵得多,为什么?对青春流逝的恐惧。